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指导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投稿  |   旧版  |   返回首页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2020年脱贫攻坚四川好人扶贫担当类]绵阳廖云:质朴赤子心 驻村浓浓情——扎根基层的海归第一书记

发表时间:2020-12-25 11:2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廖云

  【主要事迹】

  廖云,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9月出生,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巨龙镇天水村第一书记,绵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信息宣教中心工作人员。

  对于廖云来说,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职责担当和新时代留学海归的道义召唤下,听从组织安排,毅然告别好良好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接下了盐亭县巨龙镇天水村的脱贫攻坚接力棒。

  初到天水村,怀揣使命与理想的廖云很快便放下对刚生产百日的妻儿的愧疚与思念,平衡城乡工作环境落差,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地,他便在家人的支持下将对小家的爱放大并转移到了这片土地上。黑夜走村入户,白天穿梭于田野之间,短短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收集整理天水村致贫原因和群众需求181条。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与天水村的干部群众建立起要开展好工作必须有的初步信任和感情。有句土话说的好,农村干部当的合不合格,就看入户的时候狗撵不撵你。“天水村的狗见了我不但不会咬,还会摇尾巴”,廖云自豪的说。而作为第一书记,天水村人民的淳朴勤劳却又贫困落后的状况,也激发了他要护家人周全的一种本能。


廖云看望贫困户,征询群众发展意愿

  然而理性也告诉廖云,天水村要脱真贫、真脱贫,就必须要将调查研究找到的问题落到实处,逐一解决还得解决好,靠他一个哪怕有通天本事的“外来户”显然不行,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群众。而依靠群众则发挥党支部的集体作用至关重要。在麻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廖云大刀阔斧改组村两委,治懒、治散、治私。坚决将出工不出力,出力不用脑,或年龄偏大且不能胜任脱贫攻坚工作的成员请出班子,召唤在外优秀农民工优秀分子和年轻党员回村进两委班子。改组后的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9岁,团结一心,战斗力显著增强。2018年天水村参加全国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 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大的情况下,廖云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吃住在村委会,不休不假,各司其职,全力配合,鏖战两个月,完成了文化墙修建、完成了党建阵地打造、完成了便民服务室建设,建立公众号等一些列工作。公众号做到了可一键查看全村63户贫困户从贫困户申请,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退出的每一步,试点工作也得到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廖云召开坝坝会,宣讲脱贫攻坚政策

  在工作中廖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工作是具体的、繁琐的、草根性工作,不服水土一切免谈。为此他虚心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骨干。天水村支部书记陈建星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村干部,但是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拥有处理复杂矛盾纠纷的能力,处事公平、公正、公道,能让村民信服。廖云从他身上学如何与群众交谈交心,如何埋头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廖云揣着一颗不脱贫不回头的心走家串户,在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和乡亲们话脱贫、聊发展,找出路。有一位叫陈辉虎的贫困户在住房内养羊,条件简陋不说,养羊技术落后,最初养的30只羊存活不足10只。廖云依靠“娘家人”的优势资源,联系专家服务团队,为他送去了小羊,传授技术,修建羊圈。现如今陈辉虎养羊数量已达到150余只,每年收入可达9万余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影响并带领了周边农户一起养殖,成为贫困户中的致富带头人,2019年也被评为了盐亭县第二节农民丰收节十佳脱贫达人。


廖云同村民在产业园区劳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绵阳市级部门派到盐亭的8位第一书记组建了一个“天字一号盐亭工程队”微信群。群里经常会交流驻村工作心得体会,分享各自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一些新思路,好点子,也带队去相互观摩学习。廖云说,这都大大启发、开拓了他扶贫先扶智的工作思路。他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我为脱贫干什么”大讨论;举办农民夜校 “天水大讲堂”,邀请专家教授和本地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讲课;组织贫困户代表150余人“走出去”,到安州花城果乡、江油爱情谷等地,开眼界、找差距、学经验。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开展全村人居环境公开评比活动。规范村民民约,建立村民素质档案,实行村民行为“红黑榜”曝光制。天水村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陈元柱,自掏腰包20万元,用时10年收集整理天水村历史名人陈书诗篇,编著鹃声集译注,向全村人民免费赠送,为传承发扬家风家训做出巨大贡献,该书已被四川省图书馆藏览。在元柱老人的影响下,村两委先后组织“最美老人”“十星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带领群众建起腰鼓队、跳起坝坝舞,组织天水村一家亲文艺汇演等活动,把村民从麻将桌上吸引到了产业发展和健康生活上来,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收获了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称号。


廖云查看集体经济中药材生长情况

  借文化之功,廖云以脱贫攻坚为出发点挖掘新的乡贤文化,用乡情去感召村里的在外人员反哺家乡、温暖故土。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电话拜访,利用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有利时机,邀请能人回村感受家乡变化,引导回乡投资创业,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成立了天水村思乡协会。15名在外工作的天水村村民发起成立了“天水村思乡协会”,协会积极动员本村在外村民加入思乡协会。协会成立后,发起成立协会的会员自愿捐资200万元,组建“天水村脱贫攻坚互助资金”,并通过基金吸引爱心组织、企业、个人的资金、物资、技术援助,使基金规模滚动积累达到300万元,用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医助学等。思乡协会下设陈书奖学金,用于表彰优秀学生、资助天水村贫困学子完成学业,鼓励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目前,协会动员在外本村在外工作人员218名注册参加协会。思乡协会通过开展以金融基金为引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各种形式帮扶活动,推进了天水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和整村脱贫奔小康。挖掘新乡贤文化,感召在外天水人回乡创业的举措收获了原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三个点赞,得到省委书记彭清华高度肯定。


廖云为村民解决矛盾纠纷

  说到底,发展产业,帮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才是脱贫致富的落脚点。廖云紧扣“算得拢的收入、看得到的变化、靠得住的保障、挣得到的能力、信得过的认可、想得到的未来”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协调10个社会组织,在互联网、医疗、教育、金融等方面支持天水村发展。邀请省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等专家论证,为天水村量身定做了以优质水果种植为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了天水村5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成立了四川天水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盐亭县天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余亩,大力发展“优质水果+中材”立体种植,建成现代化杂柑产业园、桃园、杏园、樱桃园。截止今年9月已实现产值450余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580万元,全村农户土地流转收入90余万元,村民务就近务工收入80余万元。2019年3月举办了“天水花开 首届乡村旅游节”,单日游客数量达到6万人,水果等各类农副产品、小商品销售额达单日15万元,可谓盛况空前。这也坚定了廖云搞天水村特色乡村旅游的信心。目前天水村已争取到上级支持和社会投入各类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和拓宽村社道路1.1万米,新建产业道路、入户道路18.7公里,新建和修缮塘堰及蓄水池16口,新建提灌站3座、水渠3600米,新建垃圾(房)池13个,建成医疗卫生室1个,新建1650平米休闲广场1个;建日间照料中心1个;按照太阳能路灯50盏,彻底改变天水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天水村农产品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已正式动工。

  如今,在天水村扎根四年的廖云俨然已成为天水村每家每户村民的另外一个孩子,获得了他们的爱和赞誉,也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方面的肯定。作为用汗水见证参与天水发展的第一书记,廖云却有另外一番肺腑之言:“天水村有今天的局面,我不过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从大的方面说,靠的是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指引,靠的是县、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从小的方面看,靠的是天水村两委成员的通力合作,靠的是村内村外朴实、智慧、勤劳的所有天水人的辛勤付出。

编辑:向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