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助人为乐类]泸州周波:17个孩子的税官“妈妈”
2025-03-14 15:2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周波,女,汉族,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江阳区税务局干部。她热心公益,从2000年开始,先后资助17个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成为17个孩子的“妈妈”。曾被授予四川省“我身边的十佳好税官”“最美四川税务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先后被评为“江阳好人”“泸州好人”。
热心公益,点亮爱心
2000年,周波积极响应泸州市政府“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每年资助凉山州雷波县中心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600元,直至小学毕业。受助孩子的一路成长和家长的感激,让初涉爱心事业的周波从中深切领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由此开启了播种爱、传递爱的漫漫征程。
2007年初,她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成为况场小学二年级学生雪梅(化名)的爱心妈妈。小雪梅自幼隔代抚养,从未见过母亲,周波的出现,如同冬日暖阳。逢年过节、雪梅生日,周波总会带上衣服、学习用具等前往看望。在相处中,周波不仅给予她物质上的帮助,还耐心地对雪梅进行行为规范和语言表达指导,让这个缺乏母爱的农村女孩,真切感受到妈妈般的关怀与温暖。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周波迅速联系相关单位,秉持着“能帮一个是一个”的信念,认领了从汶川克枯乡小学到黄舣十中读小学三年级的茜茜(化名),成为她的“江阳妈妈”。周末,周波会把茜茜接回家,细心地为她洗头洗澡、换洗衣服。平日里,电话那头的声声问候、一次次的寄钱寄物,以及不断的鼓励,让茜茜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久而久之,周波“江阳妈妈”的称号也在当地传开……
从2000年至今,周波陆续一对一资助了17个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累计资助金额已达10万余元。2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过公益爱心的脚步。如今,那些受助的孩子,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有的仍在周波持续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公益善举,彰显无私大爱
“如果我的眼角膜能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我的器官能让另一个人起死回生,我觉得我的生命也得以重生!”2019年3月15日,在白塔广场主持泸州市践行雷锋精神大型公益活动时,周波说出了感人至深的话语。活动当天,她以身作则,带头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协议书,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命延续的深刻理解和无私奉献精神。
周波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
2009年,周波加入泸州市益生励志协会,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她长期投身于关爱留守女童的事业中。她不辞辛劳,多次前往古蔺、叙永、纳溪等地,对帮扶的孩子进行实地“回访”,深入了解她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连续十年暑假,周波精心组织四县三区品学兼优的留守女童参加泸州“关爱留守女童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她带领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她们礼仪、唱歌、跳舞、朗诵等,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引导她们勇敢地追逐梦想。
投身战疫,为爱逆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武汉很多一线医院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医用物资匮乏,周波和女儿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和资源,筹措医用物资。1月28日晚上,得知江苏有一批价值15万元的医用酒精,资金到位即可发货。周波和家人商量后拿出5万元,并感召两位爱心企业家分别捐款5万元,凑齐资金。司机历经36个小时,将这批医用酒精送达武汉市第四、第五、同济和协和四家医院。除了捐款,周波还是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捐赠泸州市人民医院物资的搬运工,是黄舣镇黄舣社区的防疫志愿者,积极参与卡点值守、入户排查、社区宣传等工作。疫情缓解后,她又投身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走访企业,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
周波,这位在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女性,用23年如一日的善行,在公益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她以柔弱之躯担起厚重人生,以无私之手汇聚大爱的力量,以赤诚之心展现高尚情怀。在大家眼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好母亲、好同事、好税官,更是一位精神纯粹、心怀大爱的“好人”。她的每一个善举,都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身边的世界,让爱与温暖在人间传递。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