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孝老爱亲类]成都叔先:“超级护理员”照顾瘫痪父亲30余年诠释孝道真谛
2025-03-14 17:0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叔先
叔先,男,汉族,1971年6月生,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多年来,叔先无微不至地照料瘫痪失智的父亲,悉心护理身患多种疾病的母亲,用双肩扛起家庭重担,以行动诠释孝道真谛。
流萤深处的等待
叔先的父亲在1990年因脑溢血致右半身瘫痪兼失语,经医疗康复训练有所好转,但后续多次复发,2016年出现了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后来还大小便失禁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部分时间处于失智状态。母亲身体好时还能照看爸爸,如今她也出现了冠心病、骨质增生、颈腰椎病等病痛症状,走路困难、行动不便,更别说照顾一百多斤重的老父亲。由于叔先的兄弟姊妹们都在外地工作,老爸大小便、起床落床、出门推车、换衣洗漱……这些生活细节,全都落在了叔先的肩上。
叔先带父亲外出。
在天台山景区搞了十几年萤火虫研究的叔先,经常需要在夜间工作。父亲离不得人照料,需要夜间工作时,带着爸妈上班成为常态。他去追踪萤火虫,爸妈就在车里看流萤飞舞,静静地等他。等叔先回来,就会给父母讲述萤火虫的趣事,给他们看各种各样的萤火虫,父母也笑得很开心。多年来,天台山上很多地方都留下里他们的足迹和身影。
“超级护理员”的日常
不带爸妈上班的时候,叔先的日常是这样的:夜里11点半,伺候完父亲的头道夜尿,叔先又把刚从药店买回来的几大包日常用药拿出来。父亲的、母亲的,分开;周一的、周二的,一周的药量要分好;早上吃的、中午吃的、晚上吃的,饭前还是饭后,全都一一分好入药盒,未来一周吃药就按着盒子里的格子来取。睡觉时,已经夜里一点过了。
清晨7点,父亲不停扑腾着老式大花床头的带子,要起床。睡在他脚头的叔先,正在酣睡。昨夜,老爷子折腾了一个晚上:不停起床、拉扯被子、脱掉裤子、把尿撒在床上、被子和枕头上……为了避免收拾残局带来各种麻烦,叔先在床上智慧地铺了五层隔尿垫,能够尽量避免弄湿床被。此外,还在老父腰上系了一根弹性腰带,贴身卡上一张大隔尿垫,避免他打湿自己衣服,即便这样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叔先晚上睡在他脚头衣不解带,随时起身查看。
睡眼惺忪的叔先,起床替父穿衣裤,测血压血糖,并根据数据决定如何吃药,测量数据及昨夜表现一一做好记录。密密麻麻的记录本,记录着父亲的一日三餐和各种表现,及叔先对父亲状况的分析判断。久病成医,叔先已能够根据老父的症状对症下药,完全是一位超级护理员了。胰岛素打不打?打多少?何时打?降糖药如何吃?中西药如何搭配……不仅父亲的,还有母亲的。在这些记录里,可以清晰看到父母的病史日常,过一段时间回顾总结,总有些规律可循,好及时预防。
叔先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一旦服药打针就必须马上吃饭,否则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危及性命。所以,有时父亲不配合,不好好吃饭,叔先就会紧张、害怕。老父亲很有脾气,耍起浑来谁都不认,每次叔先处在崩溃边缘时,总是需要躲出去平静平静,回头再来好好哄。
老父亲在家总是哭闹,一上车就安静了。为了安抚父亲,叔先的一辆小破车,这些年就像他的肩膀和怀抱,背着抱着老父奔跑在故乡的土地上,不敢停歇。
叔先也会四处打听“好医生”,带着父母进城买药、看病。在路上最大的考验就是大小便,父亲会不分时间地点,随时要拉,稍不留神就弄得到处都是。这些年,叔先练就了随机应对父亲各种意外的本事和智慧。车里放着尿壶、纸尿裤、里外衣裤、清水、开水壶、干湿纸巾,以及垃圾桶、塑料袋,一旦父亲有情况,立马停车就地解决,各种包裹工具一字摆开,从容耐心,从不在意旁人的眼光,然后处理干净。最崩溃就是拉肚子来不及,大便不仅弄得父亲一身,叔先自己也是一手一身,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先褪裤子,人弄到有便孔的轮椅上坐下,垃圾桶接上,让他一边拉自己一边给他清理和换衣裤……
更难熬是夜晚,老父亲吵夜,就像幼儿一样,一不小心就蹬了被子、扯了衣裤、着了凉。不得已,为了父亲的健康安全,叔先就用毛巾或者棉花把父亲的手脚包起来。
有一种爱,超越责任和亲情
叔先说:“只要父亲活着,这个家就有了支柱,有了精气神。”虽然老父亲失智痴呆,但叔先每日精心护理,让他吃好穿暖,体面干净。
父亲从青年立志文学梦,自办家庭小报《小荷尖尖角》,自创各种歌舞剧本,带领文化宣传队活跃在白沫江一带。后来出书,扶持后辈,倡导耕读传家……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家乡邛崃市夹关镇熊营村自带一种文化气质,去年,当地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文联。父亲,已然一座精神雕像。
叔先姊妹五个,弟弟因病去世还有四姊妹,其他三个都因上学就业不在父母跟前。但在30年前父亲生病之初,刚刚成年的老大老二早早就承担了照护家庭的重担。叔先说,他们榜样在前,自己不敢懈怠。
2020年,叔先被提名“温暖邛崃”年度人物。这些年,他把全部精力都留给了萤火虫复育和照顾父母,孝爱之心,他是孝老爱亲的榜样。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