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文明新风 激荡云仓山间——走进广元市旺苍县国华镇古松村

2024-05-08 17:2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如画的古松村。

  四川文明网讯(记者 周洁)4月底,记者驱车前往广元市旺苍县国华镇古松村,沿着山路蜿蜒前行,放眼望去,苍青色的群山,绵延起伏,层峦叠嶂,陡峭的山峦,沟壑纵横。晨曦初照的古松村,掩映在山峦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坐落山间的古松村。

  古松村位于旺苍县国华镇东北角,2020年由原山寨村与古松村合并,辖区面积17.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64户,1554人。近年来,古松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思路,强化“以党兴村、以德治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出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该村曾荣获市级文明村、市级文化振兴样板村等称号。

古松村党群服务中心。

  移风易俗 涵养文明新乡风

  记者驱车抵达古松村党群服务中心,刚下车,就被广场上矗立着的一块长约15米的宣传展板吸引了。展板上分四部分清楚地介绍着:国华镇古松村“村规民约”、古松村村规民约关于文明办酒宴实施细则、乡风文明红黑榜、国华镇古松村道德评议公示结果。

  “这是我们抓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和谐乡风的主要做法。”古松村党支部书记杨洪强指着展板介绍道,“以前村里风气不好,人情负担重。现在好了,有了村规民约、文明红黑榜,办酒有红白理事会来管,禁止了大操大办,逐渐形成了节约之风,老百姓个个拍手叫好!”

广场展板宣传古松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举措做法。

  2017年以前,古松村办酒现象盛行,升学、参军办酒,满月、生日办酒,甚至儿子分家、驾校毕业、修房封顶、母猪下崽……都可以成为办酒席的由头,各种办酒席的名目多达20余种。

  为了大力整治大操大办陋习,古松村创新开展“一约一诺四会两榜”的“1142”专项行动,在充分收集村民对不良习俗的改进意见建议后,印发节俭操办红白事倡导性标准10条,提出“十不办三减少”,明确要求满月、生日、升学、参军、乔迁等酒席“十不办”,并对其他红白事办理给出倡导标准,减少宴请规模、减少宴席菜品、减少礼金数额的“三个减少”倡议,积极带动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与村民签订文明承诺书500余份。

  古松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协商讨论,结合本地实际,规范了酒席置办范围和宴席规格,限定了随礼最高金额。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通过“村规民约”约定:红事1天,白事不超过3天;随礼金额,红事不超过500元,白事不超过300元;宴席规格一般不超过20桌,每桌花费不超过400元;婚宴婚车不超过8辆……

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

  为了把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古松村一方面发动村社干部、党员带头执行,通过张贴村规民约、发放文明手册、喊响村庄大喇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村社人人知晓,另一方面召开村民大会,推选出了威望高、乐于服务群众的乡贤、退休教师、老党员等组成红白理事会,专门对大操大办进行整治、监督。

  红白事经常涉及“押礼”“说媒”“知客”“掌勺”等人员,因此,古松村还在国华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实行双向培养,将当地有筹办红白事经验的乡土人才吸纳为红白理事会成员,并将其培养成村干部。“这样一来,凡是要举办红白事的,村干部第一时间便知晓并积极参与,确保文明办酒,节约办酒。”国华镇党委宣传委员孙波介绍,“现在古松村所有村社干部,都是红白理事会成员。”

古松村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志愿者帮助村民管护果园。

  富民增收 激活发展原动力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为古松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文明力量,整个村落也焕发出了文明新气象。

  “以前,大家的心思都在办酒上,攀比谁家的酒席办得大,谁家的礼金送得多。现在大操大办的风气遏制住了,乡风变得更文明了,大家也更愿意把心思花在发展致富上了,比的都是谁家的庄稼长得好,谁家的产业搞得红火。”杨洪强一边讲述着移风易俗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一边领着记者走在乡间小路上,介绍着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说实在的,为什么以前大家愿意办酒?因为办酒可以挣礼金。而现在我们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比办酒挣礼金挣得更多,还没有人情负担,何乐不为?”在杨洪强看来,文明乡风要持续下去,必须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石和支柱。只有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才能激活村民发展的原动力,让村民真正意识到文明乡风的重要,从而自觉遵守、自愿维护,并形成文明共识。

  产业兴旺发达,乡村文明才更有底气。近年来,古松村一方面加快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狠抓经营组织和家庭农场建设发展,双管齐下,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提速发展。目前古松村已发展集体经济种植猕猴桃100亩、高山翡翠李子200亩、艾叶300亩、天麻30亩,2023年集体经济收益达12万元。发展各类经济组织14家,发展种植茯苓260亩、魔芋200亩、天麻80亩、艾叶300亩、淫羊藿400亩、核桃860亩,养猪400余头、稻田养鱼100亩、养冷水鱼60亩等。

  不仅如此,在村干部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下,古松村的7个村民小组,还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1社养殖冷水鱼,3社、7社种植中药材,4社种核桃,5社发展稻田养鱼,6社种植李子。2社暂时还没有特色产业,但我们已经准备好引进养殖大户来养殖肉牛。”杨洪强细数着当下古松村各个村社的产业情况,几乎每个村社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只要人勤快点,一年下来还是能挣个几万元。”

  陈跃是当地有名的产业大户,种植了200亩猕猴桃和不少高山翡翠李子。“一年到头能挣好几十万。”不仅如此,陈跃还在村里搞起了电商销售,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这段时间是出产春笋的季节,我每天能帮村里销售春笋5000斤左右。仅这一项销售收入就能达到3.5万元/天。”说起产业发展,陈跃乐得合不拢嘴,“大家腰包越来越鼓,产业发展也更有信心和干劲了。”

  “自从2017年我们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以来,全村人均收入从13800元增长到2023年人均收入46800元。”杨洪强说,移风易俗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风正气正在古松村蔓延开来,全村上下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后,我们继续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农业、生态、旅游’的新业态。我们目前正计划打造古松村云仓山康养旅游景点、曹家岭休闲垂钓景点,举办古松艾叶采摘节,争取将古松村打造成为自驾‘三日游’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产业兴旺,村民笑颜如花。

古松村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

  文明浸润 点亮幸福新生活

  “杨书记,村上最近流转土地是要干什么啊?”“书记,‘五一’要到了,村上搞活动要志愿者,记得喊我哈!”“书记,村里文化队还招人吗?我也想参加。”杨洪强领着记者穿行在古松村,遇见当地村民,总会热情地和杨洪强打招呼,他们或关心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大计,或热心着村里的公益事业,或积极参与集体文化活动……村民们爽朗的话语、眉眼间的笑意,无不透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意。而这些正是古松村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使得文明乡风浸润村民心田滋养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古松村突出文明育农,将文明实践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积极联系在外工作的公职人员、企业家,与村内的知客队伍等组成新乡贤队伍,结合村社实际,挖掘弘扬本地优秀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深入村社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惠民举措,大力传播优良家风家训、奋斗致富经等,倡导文明新理念,树立文明新风尚;一方面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典型示范引领,常态化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移风易俗示范户”等推评活动,大力宣传身边典型的感人事迹,并每年对考取重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子好好学习,回报家乡,以可敬可学的标杆典型,激发村民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以道德模范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弘扬文明乡风。

  同时,古松村还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大力开展“时代新风润古松、移风易俗我先行”主题活动,将“一约四会”贯穿于各项具体文明实践活动之中,大力开展“十好十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村民群众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新风积分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宣讲活动、设置红黑榜等措施大力弘扬新人新事新风尚,揭示落后陋习、铺张浪费等反面典型,为推进移风易俗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夯实文化阵地建设,相继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农家书屋、阅览室等多个文化活动阵地,组建了广场舞队、腰鼓队、篮球队等6支文体活动队伍,以及6支志愿服务队,将道德教育与文艺感召相结合,每年举办大型文娱活动4至6次,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熏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人情减负、幸福加码、文明加分。如今的古松村,通过党建引领强基固本,产业兴旺强村富民,文明铸魂涵养乡风,“面子”“里子”都透出一个幸福文明村落该有的样子。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