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加装电梯、文明积分——绵阳北川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2025-09-09 10:3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绵阳讯(杨国华 唐舒琪)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北川,就是这样一座善于管理的城市,细节里都能看到治理的用心。
漫步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整洁的街道上,行人自觉将垃圾投入分类垃圾桶;口袋公园里,老人们在新安装的健身器材上锻炼;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城市运行的各项数据……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北川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迈进。
科技赋能 提升治理精度
“青片路有摊贩长时间占用机动车道,请3号巡逻组立即前往协调处理。”7月25日上午9时许,北川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大屏上弹出一条信息,值班人员胡斌迅速调取现场监控确认情况。不到10分钟,两名佩戴执法记录仪的执法人员就赶到现场,礼貌引导摊贩到安全区域经营。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城管’系统投用以来,我们已办理案件58件。”胡斌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介绍,该平台接入了互联网、移动5G、物联网,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创新建立了“系统终端+一线执法”模式,并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进行网格化监督管理,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
如今的北川,智慧应用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漫步在新川路上,智能信号灯正根据实时车流自动调节配时,让早晚高峰的通行效率提升了30%;在“共享辅具免费租借小屋”扫码后,按照APP小程序提示操作,一分钟左右就可以领到共享辅具;“现代智慧配网决策平台”能实时推送电网故障短信,“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则精准告知用户抢修进度……从交通管理的“聪明大脑”到便民服务的智能化升级,科技创新正为这座城市注入全新活力。
城市更新 提升民生温度
走进永昌镇安昌片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道路两旁的树木整齐排列, 绿意盎然,几位老人坐在崭新的休闲长椅上唠家常。单元门口,工人们正在复检新安装的电梯。“叮”的一声,电梯门缓缓打开,住在顶楼的李奶奶笑眯眯地走出来:“以前我一天最多出门两次,现在装了电梯,想下楼就下楼,散步、买菜方便多了!”
实施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北川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
在禹龙社区居民议事厅里,墙上贴着小区改造前的意见征集表:加装电梯127票、增加停车位89票、改造活动广场76票……“我们创新推行‘点单式’改造,通过居民议事会收集了200多个小区意见建议共计1200余条,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电梯加装、停车难等问题。”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实施加装电梯项目以来,已加装完成105部,今年还将完成15部电梯安装。
升级封闭式绿地场所为开放式休闲步道、新修建健身步道、加装休闲座椅、添设儿童游乐设施等措施也获市民频频点赞。“以前绿地是封闭的,只能看不能进,现在新增了开放式休闲步道和休闲座椅,静态绿化带变成了动态的休闲公园,很多人都来这里休闲拍照打卡。”市民邓女士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一边感慨,“北川的变化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生活在北川,每天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宜居。”
截至目前,北川累计建成24个公园绿地,实现“100米见绿、200米入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绿色生活。
文明浸润 擦亮城市底色
清晨的永昌镇禹龙小区,居民将垃圾分类后投入相应的垃圾房。“现在小区大部分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不仅自觉遵守,还监督其他人。”禹龙社区党委书记张雪梅说。北川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围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进行点对点讲解示范,让群众从“知道怎么分”转变为“主动去分、能够做好”。
群众的事与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为了激发全社会活力,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北川各社区实施“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市政维护信息报送、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截至目前,永昌镇已有8000余户家庭参与积分管理。
除了普通市民,商户们也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商户们按照《文明经营公约》有序开展经营。“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做好‘门前五包’都是我们该做的。”经营腊肉店的杨老板说,“环境好了,游客才会多,我们的生意才能更红火。”
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实质性转变,正在北川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