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泸州:智慧平台赋能 新型社区建设有了新样板

2025-10-10 14:5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泸州讯(曾刚)老人孩子有人照护、休闲健身设施完善、反映问题及时回应……这些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再加上完善的设施、健全的管理机制,原来的老旧社区便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完整社区。

  2023年10月,泸州市按照“先机制再实施、先体检再提升、先自治再治理、先补短再增能、先整合再运营”的思路,完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企业管理+居民自治+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机制,推行“近邻党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资源整合模式,完成试点社区建设任务。

  目前,南苑社区、泰港社区、临江苑社区入选四川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逐渐成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多元的完整社区样板。

  2025年7月,泸州南苑社区、泰港社区相关经验成功入选全省完整社区建设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和案例集,为全省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泸州样板”。

  改造老旧小区 老人休闲有了新去处

  复刻“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墙、一比一还原的工业遗迹、整洁规范的小区院落……走进龙马潭区罗汉街道改造后的临江苑小区,焕新的设施让周边环境都变得光彩靓丽。

  “经过改造,房屋漏水问题解决了,道路翻新后美观又平整,社区里的健身、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休闲散步、拍照打卡的人都多起来了。”看着沥青路边上有序停放的车辆,再扫一眼不远处正在摆着造型打卡的一对年轻人,在临江苑小区生活了40多年的张良静脸上满是笑意。

  临江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依托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于2022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系统整改,小区违建被拆除,除了海绵化改造、硬化路面、增设停车场、设置集中充电设施外,还改建了社区综合服务处、便民商超、足球场、口袋公园等配套设施,再融入“三线建设”等历史文化元素,临江苑的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10月8日清晨,泸州市罗汉街道临江苑社区的“憩园”里,退休居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拉二胡唱首歌、或围坐闲谈拉家常,有的就在凉亭里放个录音机,伴随着音乐练起太极拳,休闲氛围十分浓厚。

高坝憩园闲聊的社区老人们。

  始建于1995年的“憩园”,原是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职工休闲场所,但由于设施老化,已关闭多年。2023年,公园启动改造,重新升级改造,排除了消防隐患,重塑了公园水系,新增了儿童娱乐设施。随着这座老公园旧貌换新颜,如今已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空间”。“改造前,这里杂草丛生、路面坑洼;改造后,这里成为了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张良静说,平日里,周边小区的老人们会在这里唱歌、跳舞,演奏手风琴、电子琴等乐器,孩子则在场地内的游乐设施上嬉戏玩耍,非常热闹与温馨。

  老旧小区焕新 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了

  “楼上楼下都是熟人,实行小区化管理后的环境也变好了,哪个还舍得离开嘛!”去年5月,搬离新南苑小区6年多的徐大姐搬回来了。之前,因为居住楼栋管理无序、环境杂乱,她和老伴搬到广州和儿女们生活。但因饮食习惯、社交圈子都不适应,老人始终想着有天还要回来。

  “以前停车不便,路面坑坑洼洼,垃圾随处可见。”在南苑社区住了20多年的居民陈玉兰介绍,南苑社区有24个无物业小区、40栋散居楼栋,具备典型的老旧小区特点:设施陈旧、环境杂乱以及文化生活贫瘠等问题。

  为了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南苑社区通过“居民承担+政府补贴+社会捐助+业主奉献”四方筹资模式,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强弱电入地、充电桩和垃圾分类设备全覆盖。其中,改造后的新南苑小区曾是多个散居院落,通过改造围合成一个600多户的新物业小区。通过重新规划,车位也从80个增加到160多个,并选举出了热心居民担任自管物业负责人。

  “以前没有小区物业,所有楼栋都是各自分散管理。”陈玉兰说,自从成立了小区自管委,每户按照25元/月标准缴纳物业费、40元/月缴纳停车费,小区管理步入正轨,还为全体居民带来了收益。

  据介绍,新南苑小区物业运营近5年来,账上已有30万元的结余,全部用于小区公共事务。2024年,小区还为每户居民返还了4个月物业费,让全体居民享受到社区发展的红利。

  如今,南苑社区还引入专业机构运营长者食堂,联动辖区机构打造“一老一小”服务集群;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构建“小区党支部+自治委+楼栋管家”体系,搭建三方议事平台实现居民全过程参与治理,通过多元投入、居民参与闭环、党建资源整合形成可复制的治理经验。

  智慧平台赋能 新型社区建设探新路

  “滴滴滴……”10月8日上午11点,江阳区泰安街道高新悦城小区,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平台的显示大屏上突然有红点闪烁。管理人员迅速点开页面,原来是业主反映楼道路灯不亮,请求及时维修。接到居民诉求后,管理员迅速与物业维修部门联系,不到半小时,反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据了解,这个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对小区停车场、闭路监控、门禁系统、电梯管理、自动喷淋等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管理,还打通了居民诉求渠道,实时显示居民报修事项、服务预约等数据,使小区居民能够直接将问题反映至街道和社区。截至目前,智慧平台已累计受理居民投诉、求助、咨询、建议等500余件。

小区居民带孩子到社区食堂吃饭。

  “社区食堂就是方便,我每周都要来三四次。”临近中午,小区业主宋国红带着外孙走进小区外的泰港社区食堂。“大宝上幼儿园,小宝还不会走路,每天照顾两个孩子,买菜煮饭实在是不方便。社区食堂味道不错,价格适中,有时我的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智慧物管、社区食堂是泰港社区探索新型完整社区建设的缩影。作为一个由100余家企业和“农转非”居民构成的新型社区,泰港社区还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难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利用小区绿化空地改造增设路面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在高新悦城地下车库建设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方便居民充电及停靠;创办社区食堂和托育中心,同时落地老年康养中心项目,以解决社区养老和日常陪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与健康需求,社区还联合泸州市人民医院,在高新悦城小区打造了全市首个小区医养中心,提供远程医疗、家庭医生、健康讲座等服务,并定期开展义诊活动,真正实现了“医养结合”进社区。(供稿:四川文明网 泸州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