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绵阳讯(绵阳市文明办)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驿,如何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盐亭县富驿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在做强富民产业,优化乡村环境,涵养文明乡风的赛道上持续发力,打造盐亭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金峰水库风光
走进富驿镇,答案清晰明了。青瓦白墙映绿树,干净巷道连农家,“推门见绿、移步见景”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垃圾随手丢,现在分类投箱成习惯了!”站在崭新的垃圾分类亭前,居民王大爷的话道出了富驿镇环境整治的实效。这一改变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该镇25个垃圾分类箱、4个垃圾分类亭的投放,让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成为常态;“厕所革命”全覆盖、场镇风貌提升工程落地,让老街区焕发新颜值;定期组织志愿者清理河道、巡查山林,昔日的“散乱污”地块如今变身口袋公园。
镇党委委员、组织宣传委员董晶晶在谈及做法时,拿出了手机,“村民通过手机登录‘川善治’平台上报环境问题,两小时内就能收到处置反馈。此外,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让参与环境整治的村民能兑换生活用品,去年以来,已有200余户家庭因环境维护获得奖励。”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富驿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通过文化下乡、家风宣讲等活动,让“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理念走进千家万户。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镇里组建“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指导,同时用“厚养薄葬”典型案例替代生硬说教,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迎新春赶大集文化巡游
“写春联、看演出,镇上的年味儿比城里还足!”春节期间,富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热闹非凡,志愿者送春联、敬老院文艺演出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这是富驿镇精准供给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依托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广场等阵地,该镇年均开展文化活动60余场,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
九九重阳节文艺演出
文明赋能,润物无声树新风
“这些先进典型都来自基层一线,是群众身边的普通人。我们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评比,选出先进后设立光荣榜,就是要以少数带动多数,让文明的力量不断扩散。”董晶晶介绍,通过“最美庭院”“最美干部”等评选,该镇已涌现出38户文明标杆家庭。光荣榜前驻足学习的村民越来越多,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乡风正蔚然成风。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织围巾“送温暖”
渐渐地,当地群众的观念变了,发展的劲头也足了。如今,富驿镇不断焕发着文明新气象,绘就共同富裕图景。
立足资源、聚焦“产业兴”,富驿镇推动1000亩杂柑、700余亩藤椒、600余亩葡萄与猕猴桃等优质水果基地提档升级,高标准建成500亩“鱼米之乡”核心区,现代粮油园区加速成型,“三品一标”产品持续融入“嫘之味”区域品牌,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经济根基。
富驿镇的蝶变证明了产业的壮大带来了就业与收入,生态的改善营造了宜居环境,文明的浸润塑造了精神气质,民主的治理筑牢了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