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四川候选人建议人选公示
2025-07-23 09:4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按照中国精神文明网“中国好人”宣传选树工作安排,经基层推荐、组织评审,拟推荐万松涛等12人为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四川候选人建议人选,现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5日。凡对公示对象持有异议者,均可来电、来信向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反映,个人请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
联系电话(传真):(028)63093292;
邮寄地址:成都市商业街16号,邮编610031。
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四川候选人建议人选简要事迹
1、万松涛(敬业奉献类),男,1969年12月生,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贡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投身彩灯行业26年来,万松涛坚守传统瓷器捆扎技艺的同时,引入3D建模、LED动态编程等技术,创新融合现代科技与艺术设计,推动自贡彩灯从传统工艺向国际化、科技化转型。主导打造“丝路之光”“千年盐都”等经典灯组,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并亮相法国里昂灯光节、米兰世博会等国际舞台。开创“彩灯+文旅+科技”模式,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彩灯艺术的表现力与可持续性。积极推动非遗国际化,主导30余项国际灯展项目,将中国彩灯文化传播至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注重人才培养,培养第五代传人30余名,并创立企业内训学院输送技术骨干,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持久动力。获得“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团队”“盐都工匠”等荣誉。
2、王宇飞(敬业奉献类),男,1969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成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从警34年,他从一名普通巡警干起,从街头巡逻、防暴处突到禁毒斗争,始终坚守打击犯罪第一线,行走刀尖屡破大案,血肉之躯屡立战功,累计侦办部督、厅督毒品大要案件200余起,部分专案入选全国十大精品案件、获公安部通令嘉奖。牵头构建“123”禁毒系统工程和“1123”集群打零战法,为应对新型毒品犯罪奠定制度根基。主导建立“成都市禁毒情报合成作战”和“涉毒风险预测模型”,助推成都禁毒工作迈入智慧警务新时代。推动建立“企业禁毒联盟”,实现了2250家关联企业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的联防联控。他用热血浇筑平安防线,以创新破解禁毒难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公安干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获得“全国缉毒侦查能手”“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3、关祖苹(敬业奉献类),男,1989年11月生,中共党员,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祖苹扎根乡村十年间,以“产业造血+人才反哺”模式破局振兴之路,创办蜗牛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千亩发展柑橘产业,首创“共享村庄”模式激活集体经济。针对“空心化”难题,创新实施“新村民”计划,吸引43名青年返乡创业,打造“四川关支书”IP带动电商发展,建成助农中心开辟线上集市,助农销售突破1700万元。发起“百村同行”联盟,联动川渝92名村支书开展助农直播超千场,带动2700万元农产品上行,辐射近百个偏远乡村走出特色致富路,被网友亲切称为“土货书记”。他用青春热血浇筑乡土,用数字思维重构产销链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获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4、格西王姆(敬业奉献类),女,藏族,1990年5月生,中共党员,阿坝州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院长。格西王姆是一位朝气蓬勃的“90后”,但她已在老年养护院坚守了16年。6岁时,一场泥石流让她失去了双亲,她和妹妹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成长,感恩的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埋下。2009年,18岁的她得知马尔康敬老院急需护理员时,毅然放弃了舞蹈演员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养老护理员。她开始学着照料失能老人,给他们喂饭、洗澡、洗衣服甚至处理大小便。独创“情感护理法”化解老人心理障碍,用裙子辅助洗澡、手指操唤醒活力、锅庄舞凝聚欢笑,让养护院变身“老年小学”。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推动建立智慧养老平台,促成职业院校设立实训基地,带动90后、00后新生代加入养老事业。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优秀养老护理员”等荣誉。
5、冯吉辉(助人为乐类),男,1995年7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博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内江市互联网行业团工委兼职副书记。2017年,大学毕业的冯吉辉返乡创业,由他创办的“内江身边事”新媒体品牌如今已成为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自媒体,总粉丝量超过500万。他以新媒体之力架起助农桥梁,用“直播助农+产业链”模式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开展直播培训帮助300余名村民掌握数字营销技能。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开展“职等你来”主题直播活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落户家乡。他发起各类公益活动180余场,募集捐赠物资总价值超200万元,其公益版图覆盖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弱势关怀三大领域,带动90后、00后组建青年公益突击队。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2022年度四川省青联优秀委员”“四川省正能量网络达人”等荣誉。
6、彭永贵(助人为乐类),男,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宜宾市兴文县司法局退休职工。他数十年扎根基层,以“普法+助学”双轨模式践行公益。2018年起发起“我和村小有个约定”行动,深入140所学校开展普法公益宣讲800余场,惠及15万人次;创新“拉勾勾”诚信约定和案例教学法,成功转化100多名不良行为学生。他创立“兴文指尖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法律知识2300余期,惠及10余万人。长期资助困境儿童20余名,部分学生考入高中后投身公益,形成了爱心传递链。退休后,他又成立“彭永贵普法工作室”,开展防性侵、防霸凌专题宣讲50余场,用法治温暖点亮苗乡和谐之路。获得“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等荣誉。
7、淡青(助人为乐类),女,1983年8月生,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综合文化站管理员。2006年,湖北荆州姑娘淡青远嫁至雅安市天全县永安村——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在参与雅安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后,她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变得沉默寡言,意识到孩子心灵的创伤比房屋的裂缝更难修补,促使她毅然投身乡村文化教育,担任乡文化站管理员。面对文化站书籍设施十分匮乏的困境,她多方筹集资源,联合高校与爱心基金创立“自然美学”课堂,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让美育在深山扎下根系。10余年来,这位曾经的“外乡媳妇”用坚守书写奇迹,文化站的藏书从200册增至3500册,累计组织开展公益读书活动500余场、惠及儿童上万人次,让当地留守儿童有了“第二个家”。获得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8、丁光弼(见义勇为类),男,1954年12月生,泸州市合江县符阳街道义园街社区居民。2023年7月25日下午,丁光弼突闻呼救声,飞奔至河边,发现一老妇半身浸入江中呼救,他迅速脱衣下水救起老妇。得知其两名孙女也落水后,他再次跃入激流,救起其大孙女并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女孩转危为安后,他不顾高龄及体力不支,第三次跃入河中搜寻另一女童,终在数米外发现昏迷的女童并奋力将其拖回岸上,虽全力施救并配合120抢救,该女童终因溺水时间过长不幸离世。丁光弼数次下水、与时间赛跑的壮举,挽救了鲜活生命,彰显舍己为人的无畏精神。2024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个人”。
9、梁书健 (见义勇为类),男,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旺苍县供电分公司员工。2025年3月29日19时许,梁书健途经老街印象小区,发现充电棚内两个沙发猛烈燃烧,火苗蹿至一人高,紧邻的百余辆电瓶车及十余辆汽车随时有被引燃的危险。他一边飞奔呼喊保安断电,一边拖开6辆电瓶车隔断火源。面对火势凶猛,无法及时移出百余辆电瓶车的危急情况,梁书健强忍火烧手掌的剧痛,将2个沙发拖至空旷处,阻断了火势蔓延。随后,他和一小伙配合,用光28具灭火器压制火势,在其他居民泼水助阵下,终将大火彻底扑灭,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之前,梁书健还凭借心肺复苏手法,在健身房急救因低血糖晕厥的青年。获得广元市优秀志愿者、旺苍县“见义勇为公民”等荣誉。
10、郑冬(诚实守信类),男,1977年12月生,成都市大邑县青霞街道大树社区居民。2002年,女友王静病逝前,郑冬许下照顾其父母的承诺,随即与女友父亲王正昌、母亲刘建琴签订抚子协议书并入户籍同住。2004年“岳母”刘建琴肺癌离世,他独自操办丧事,此后十余年,他与“岳父”王正昌相依为命,经营水站共担生计。2017年王正昌遇车祸身亡,郑冬强忍悲痛处理其丧葬事宜。面对肇事方推诿及保险公司以“无血缘关系”拒赔,他坚持两年诉讼维权,最终法院认定其尽孝事实,判决获赔32.7万元。从青葱到中年,郑冬以十余年超越血缘的羁绊,践行了“替女友尽孝”的诺言,生动诠释“一诺千金”的诚信美德。获得成都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11、唐术华(孝老爱亲类),女,1966年7月生,绵阳江油市青莲镇诗仙村村民。1997年丈夫离世后,唐术华携子回到娘家,肩负起照料先天残疾妹妹唐术清的重担。平日里,她以田间劳作和打零工维系日常生活,自己省吃俭用却保障妹妹衣食体面,甚至甘愿放弃自己重组家庭的机会。28年来,她日复一日为妹妹喂饭擦身、昼夜护理,寒暑不辍,将青丝熬成白发,她以病榻前的一勺热粥、深夜里的一次翻身、10220个日夜的坚守,扛起“有我在,妹妹就有家”的生命重托。她的善行感动乡邻、淳化民风,用一生的坚持与坚韧,在灶台田埂间托举起中华孝道最厚重的底色。
12、陈健(孝老爱亲类),男,2001年2月生,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宜宾分公司机修员。2004年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携弟离家,留下年幼的陈健与年迈奶奶相依为命。在陈健幼年时期,奶奶对他无微不至照顾,他也懂事地承担起日常家务。面对生活艰辛,陈健一边读书一边照料奶奶,用稚嫩肩膀撑起破碎的家。2018年奶奶突发脑出血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还在高中求学的陈健每周返乡为奶奶洗衣做饭、翻身擦洗,寒暑无休。陈健参加工作后,奶奶突发糖尿病并发症面临截肢风险,他果断辞职日夜陪护病榻,用行动践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誓言,直至奶奶离世后他才重返工作岗位。陈健以20余年风雨守护诠释了“孝道”与“责任”,用行动点亮了孝老爱亲的生命之光。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