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移风易俗润民心 文明新风进万家——2023年四川省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集中展演活动侧记

2023-09-16 15:23: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李林晅 袁矛)文明新风,全民共育;幸福生活,全民共享。9月15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3年四川省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集中展演活动在宜宾市珙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参会人员深入宜宾市珙县珙泉镇鱼竹村、珙泉镇文化站、底洞镇锦绣村,实地考察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参观移风易俗成果图片展,观看移风易俗集中文艺展演。

  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推动全省乡村不断焕发文明新气象。

  实地观摩

  学习移风易俗先进经验

  9月15日下午,当参会人员走进珙泉镇鱼竹村时,一场特别的老年人集体生日会正在鱼竹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10余名佩戴红花的“寿星”围坐在一起,共度生日。桌子上摆满了志愿者们为老人准备的水果,一旁还有志愿者们吹奏着欢快的乐曲,为老人们庆祝生日。“举办老年人集体生日会,不收礼金、不摆酒席,打破了以前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73岁的村民陈应富说。

珙泉镇鱼竹村为老人过集体生日

  举办老年人集体生日会是鱼竹村破除陈规陋习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鱼竹村通过文明劝导、宣传引导、正面疏导、共同倡导、因势利导,把“摒弃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的理念传播到家家户户,持续净化全村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参会者记录移风易俗做法

  在珙泉镇文化站,宣讲报告会、文艺表演等“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活动的举办,让参会人员驻足观看,并用手机不停地记录活动画面。

珙泉镇文化站的会议室内正进行宣讲报告会

  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珙泉镇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并依托农民文化理事会举办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珙泉镇将移风易俗融入文艺汇演中,通过小品、快板、三句半等表演形式,把对生活陋习的批判搬到舞台上,把文明新风唱进群众心中。大量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焕发了新气象。

参观锦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底洞镇锦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明超市也让不少参会人员颇感兴趣。“以前村里组织活动,村民不愿参加,来了也待不下去。为了激发群众自治的主观能动性,村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建立锦绣村‘文明银行’,每位村民在‘文明银行’都有一个‘账户’。围绕城乡宴席治理、爱心志愿服务等内容,设立‘红黑榜’,奖励或扣除相应的‘文明币’。每位‘储户’可随时支取‘文明’币用于‘文明超市’兑换物品,或‘购买’志愿服务。”底洞镇党委书记张奎介绍,这是锦绣村推进移风易俗“三小三大”工作法的其中一个方法,“还有两个方法是‘用好小平台,赢得大民心’和‘制定小村规,带来大变化’,主要是主张村务公开透明、政策有效解读、制定村规民约等。”

底洞镇锦绣村“珙桐议事厅”

  每个点位的工作主线明确、活动各具特色。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介绍、参观场所、学习经验。

  “这次现场观摩会让我很受启发。”广元市委宣传部创建指导科科长冯子嵬表示,三个点位紧扣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乡风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坚持群众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抓住关键、丰富载体、建章立制治理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我将把本次现场观摩会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其真正转化为抓好乡风文明工作的举措成效。”

  精彩演出

  弘扬乡风文明好风尚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移风易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五大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移风易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精心打造一批移风易俗试点村镇,持续深化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推动乡风民风不断向上向好。

中展演活动现场

  9月15日晚,四川省文明办组织成都、德阳、广元、宜宾、眉山、凉山等地的文艺志愿者,围绕高价彩礼治理、人情攀比治理、铺张浪费治理、邻里和谐、孝老爱亲等移风易俗内容,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展现四川省乡村新气象、村民新风貌。

开场舞《永丰 永丰》

  当天19时30分,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主题宣传集中展演活动在开场舞《永丰 永丰》中拉开帷幕,演员们“以扇为穗”,用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舞姿生动诠释了一幅千里稻田“目之所及皆是黄绿”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歌舞《春雷》

歌舞《移风易俗歌》

  相声《比你高滴点儿》让现场观众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人情攀比”的危害。来自凉山州的姑娘、小伙儿们用彝汉双语唱起《移风易俗歌》,唱响凉山移风易俗好风貌。来自什邡文化馆的表演者们带来了创作编排的现代川剧《又见端阳雨》,讲述了厚养薄葬的重要性。音乐情景剧《做个好人很容易》演绎了一段段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传递了点滴的温暖。小品《莫因办酒返了贫》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了农村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相互攀比乱较劲只会让日子越变越糟心,负担越变越沉重,引得现场广泛共鸣……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也潜移默化地将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吹进了大家心田。

音乐情景剧《做个好人很容易》

  除了精彩的相声、小品、歌舞、音乐情景剧等节目表演,现场还以现场访谈、发布倡议等形式,营造了移风易俗良好社会氛围。访谈环节,全国劳动模范石一日约走上舞台。这位来自凉山州金阳县的彝族汉子,在家乡高举移风易俗旗帜,多方奔走宣传,以身作则引导乡亲们参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生活理念。

石一日约接受采访

  “石一日约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现场观众王群动情地告诉记者,受到石一日约的鼓舞,她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带领家人一起积极践行移风易俗,为家乡的文明乡风建设添砖加瓦。

进行移风易俗倡议

  “移风易俗我先行 文明新风促振兴。我们在此倡议:管好自己,引导亲朋,以身作则,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发布倡议环节,基层村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代表以及公安系统、医疗系统、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税务系统的代表们站上舞台,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倡议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力量。

赠书仪式

志愿者为市民介绍书籍

  在当天的活动中,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精心选取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的优秀图书,捐赠给了宜宾市10区县及三江新区、“两海”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现场还以现场访谈、发布倡议等形式,营造了移风易俗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李尚维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