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莫伸手”“干实事” 泸州八旬老干部坚持讲“家庭党课”
2021-03-29 10:08: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泸州八旬老干部坚持讲“家庭党课”
教育子孙“莫伸手”“干实事”
  编者按
  根据相关安排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活党史”作用开展宣传宣讲。为此,四川日报全媒体今起推出“走近‘五老’听故事”系列报道,聚焦“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五老”与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群体的交流互动,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引导青年一代学党史、感党恩,进一步增强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人物名片
  向应成,出生于1937年8月,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泸县县委副书记,泸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1997年9月退休。从1997年起,每年他都会为家人上“家庭党课”。
  “有人说我都是倒计时的人了,这么折腾干啥?就是因为时间不多了,更要加快干。”3月25日,泸州市江阳区一栋小区二楼,年已八旬的向应成对记者说。今年1月,他写的调研报告得到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回复,将结合他的建议,把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写入《泸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这件事,向应成在今年“家庭党课”上给全家人也说过。在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大年三十,动筷子前开家庭大会,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总结工作,并听向应成“讲课”。向应成的家人将家庭大会称为“家庭党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家庭党课”上他和家人一同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用60多年的党员经历告诉家人要坚定跟党走,并叮嘱子孙绷紧自律弦,多干对社会和群众有益的实事。
  家庭大会融入党风廉政教育
  今年,向应成召集一家四代23人上“家庭党课”,说起一件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任泸县县委副书记时,碰到建筑商提酒上门,意图通过他获得项目资金倾斜。向应成一句“你是不是走错门了”,硬是把建筑商挡在了办公室门外。
  “官员不在大小,在于廉洁,要当好官、清官,不当庸官、贪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走了歪门邪道,连累父母,也会害了下一代”……向应成拿这件事告诫子孙,也叮嘱他们学习党史,当合格党员、先进党员。
  “家庭党课”让向应成的儿孙受益匪浅。大儿子向前担任泸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时,就抵挡住类似诱惑。“内江一家企业想争取泸县坡改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中标资格,拿10万元让我‘帮忙’,我一直说我不在家,躲着不见。”向前坦言,他当时想起了父亲“不腐不贪不伸手”的教诲。
  除了叮嘱从政的大儿子向前、二儿子向明廉洁做官,向应成还叮嘱从商的三儿子向阳、四儿子向荣干实事,谨记“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向阳和向荣也在父亲熏陶下养成看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的习惯。
  “通过父亲的讲授,我下功夫学习党的历史,并把党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企业运营管理中。”向荣说。
  自费赴14个乡镇调研农村问题
  向应成的书桌上放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其中装着中央有关部门、四川省相关部门寄给老人的反馈,字里行间皆是对这名老干部关心群众和热爱祖国的肯定。这些年来,向应成主要围绕农村生产生活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文章。
  从2015年起,向应成自掏腰包赴泸州市14个乡镇17个村调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收集多条群众意见后,向应成按水、路、电、农业机械、科技五类问题分类,逐一归集成五个农业农村发展制约因素,写入调研文章,提出希望上级部门重点解决浅丘、深丘特别是山丘困难地区饮水难问题等建议。
  最近一次调研建议得到反馈,是在今年1月。1月6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回复称,将结合向应成的建议,把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写入《泸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也要结合泸州实际调研,为党和人民献计献策。”在向应成看来,作为一名老干部,他要讲好党史,还要“讲活”党史——让子孙看到他将党史中汲取的精神,运用到农村一线实践中。(全媒体记者 魏冯

编辑:李尚维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