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手机

千年非遗技艺织就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2023-07-23 10:21: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绸面绣有芙蓉花和太阳神鸟、中国红搭配金色祥云纹……

千年非遗技艺织就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大运会奖牌绶带纹样展示,其中有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及大运会会徽。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嘎吱嘎吱……”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生产车间,挡车工胡家淑熟练操作着织机,一缕缕蚕丝编织成红蓝两色的蜀锦绸缎。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聚集了一批原成都蜀锦厂的专家和手艺人。除了生产蜀锦产品外,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也在这里诞生。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宽2.5厘米、长105厘米左右,正面由宝蓝色铺底,绸面绣有芙蓉花和太阳神鸟图案,背面采用中国红搭配金色祥云纹,整体呈现出古朴典雅的美感。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探寻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背后的故事。

  70多道工序

  织就独具成都特色的绶带

  见到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时,他正在织机旁检查刚生产出来的蜀锦布料。现年74岁的他和蜀锦“交朋友”已经有53个年头了。

  “蜀锦历史悠久,在绶带的整体呈现上既要保留蜀锦的传统技艺,体现成都的历史文化,又要进行时尚化处理,体现成都朝气蓬勃的一面。”胡光俊说。

  设计理念顺利敲定,但在图案设计上出现了问题。一是成都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厚,能够代表成都的标志数不胜数;二是传统织造工序复杂精细,设计图不能直接使用,生产团队需要对图案进行二次转译。

  最终,设计团队修改和沟通近百次,推翻重组数十次,先后拿出40多版设计方案,选定现在的纹样。试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如蜀锦织造难以实现双面同纹,设计团队又设计出红色云纹图案用于绶带背面,将其装订在一起。

  但是,双面设计导致绶带厚度增加,不能顺利穿过奖牌的隐形接口。“为此,我们降低绶带厚度、扩宽奖牌接口口径,同时,为了绶带不出现刮丝现象,在工艺制作上,还通过优化锁边等方式,使绶带尽善尽美。”胡光俊说。

  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生产已过去近半年时间,桑蚕丝经过70多道工序才有了如今的大运会奖牌绶带。

  重经多纬

  蜀锦的秘密蕴藏在绶带中

  除了在设计上煞费苦心,大运会奖牌绶带在细节上也是诚意满满。“蜀锦的秘密就在这条绶带中。”胡光俊拿起手中的绶带神秘地说道,“你用手摸一摸就明白了。”

  记者用手感受着绶带的质感,整条绶带很厚重,绸面上有纹样的地方有凹凸感,没有纹样的地方很柔和。胡光俊介绍,蜀锦采用重经多纬技术,呈现的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和这几种结构的变化组合。大运会奖牌绶带表面效果清晰、层次分明,完美体现了蜀锦的美感。此外,通过传统技艺生产的绶带,在自然光线下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

  为保质保量完成大运会相关物料的生产任务,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开启了两班倒生产模式。胡家淑介绍:“早班从8点半到17点,晚班从17点到24点。”

  除了绶带外,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还按照赛会要求,结合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办赛理念及吉祥物元素等,对蜀锦进行创新设计,推出了丝巾、渔夫帽、随身镜等文创产品。(杨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编辑:李尚维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