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手机

成都市新都区搭建“社区顾问家”共治平台

2023-07-28 07:47: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新都街道兴乐社区的最美阳台进入央视直播镜头。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曾晓阳与社区居民面对面讨论小区微更新改造方案。

  7月8日,多架摄像机在成都市新都区兴乐社区“闪亮登场”,引来市民关注。原来,这是央视在兴乐社区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赛事场馆——香城体育中心“量身定制”的一场直播,展现大运场馆的现代建筑之美,传递新都人民“迎大运”的热情。

  在“迎大运·遇见最美成都”——2023年“遇见最美阳台”暨“遇见最美社区花园”创建活动中,新都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新都区委社治委”)广泛发动街道社区全民参与,从5月到7月,居民人人争当“最美阳台设计顾问”,涌现出许多优秀案例。

  这期间,新都“社区顾问家”(文化顾问、设计顾问、健康顾问、治理顾问)的身影随处可见。“社区顾问家”纷纷走进社区,走进居民院落,以自己的专长,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新都区以“社区顾问家”为抓手,聚焦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黏性平台,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

  顶层思考 “顾问”进社区,搭建智力支持平台

  2022年12月,成都市委社治委出台意见,支持“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可信生活共同体”营造行动,推动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构建全民参与、不断提升的内生型治理。对于“社区合伙人”的含义,新都作如下理解——狭义的“合伙人”往往与投资、项目、运营连在一起,犹如社区商业开发的伙伴,给社区生活带来便捷与繁荣;广义的“合伙人”则以因地制宜的自治与创新为基础,持续地互动反馈,更强调多元主体协商协调和共同参与,营造舒适感、幸福感,引导居民当好社区主人,提升居住品质。

  从红湖公园城“五步工作法”,正因社区国际化社区治理,到桂东社区建立“社区联盟”……新都的社区发展治理历程,一步步由物理空间的整治、更新,向治理机制、社区文化建设迈进。

  到2022年末,新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78.5%,是成都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社区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又往往成为治理的难点。”新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

  结合自身实际,新都要找什么样的“社区合伙人”?经过广泛走访和讨论,新都区委社治委选择更有张力和包容力的广义“社区合伙人”,他们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专业人士、企业或机构,还可以是社区工作者中的优秀实践者,他们的共同点是术业专攻、经验丰富、见解深刻,能为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新都区为这样的“社区合伙人”赋予了一个名字——“社区顾问家”,既是社区治理所涉领域的行家,也是提供社区治理服务的平台。

  机制设计 嵌入式融合,系统化构建

  4月18日,在集成过往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新都区“社区顾问家”平台正式面向社会发布,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银行等驻地高校和经营主体成为首批入驻平台的“社区顾问家”。

  新都区搭建跨越地域、校企社联动的“社区顾问家”枢纽型基层治理平台,以成都、重庆、德阳为合作范围,发布了涵盖100个项目的“机会清单”,以社区为核心,聚合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全面构建“居民点单、社区统单、顾问竞单、社会评单”的运营模式,营造共同生活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刘伟认为,这是一个嵌入式治理方式,共同生活圈有“地理上的同质文化空间”和“心理认同的同质文化空间”两层意义,一个优质的社区应该符合3个标准: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集体意识;能被生活在其中的人所珍惜。

  新都决策层认为,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嵌入“社区顾问家”,以小切口撬动大提升,激发社区治理持续迭代优化的内生动力。新都对担任社区顾问的人有个共性画像:丰富又有专长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社区服务精神、柔性在地化,顾问们可以不在当地居住,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着眼于社区。

  第一步,以平台化思维运作“社区顾问家”,新都设计了“顾问家”小程序,分别搭建“社区需求库”和“顾问服务库”。在“顾问服务库”里设置美学顾问、治理顾问、健康顾问、运动顾问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多个模块,匹配顾问的资料,推动需求方与供给方尽快实现点对点对接,经由小程序逐步发展扩大为功能性公众号、客户端等。

  第二步,以系统思维构建“社区顾问家”运行“1234”机制——“1个核心”,即坚持以人为本,以事聚人、为民解忧;“2条主线”,顾问围绕场景营造、规划设计、民生实事等方面为社区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参与城市共治共管共建,社区为顾问提供展示的平台、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互惠共赢;“3大主体”,即以镇街、社区为治理“本体”,以“社区顾问”为治理“客体”,以项目、平台、联席会议等为治理“载体”;“4种联动”,即顾问遴选与退出机制联动、需求与顾问满足程度联动、反响与顾问声望联动、服务与激励机制联动。在推进过程中,既注重社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又强调自发和渐进的发展。

  第三步,“社区顾问家”品牌化建设,建立区级、镇街、社区三级社区顾问库,结合实际打造“一镇街一品牌”的顾问家品牌团队。建立“顾问档案”,对出谋划策的质量和实效打分,将其与志愿服务积分机制打通,将个人声望与“社区顾问家”整体形象打通,塑造“金牌社区顾问”,社区点单服务越多,顾问所得积分越多,享受福利和奖励越多。打造区级“社区顾问家”品牌,在全国遴选顾问。

  效果呈现 每月一主题,聚才引智进社区

  5月26日,作为“社区顾问家”主题活动之一,“设计顾问进社区”暨“迎大运·点亮社区”城市微更新顾问小分队走进新都区桂湖街道桂中社区金洲半岛小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曾晓阳与众多社区居民面对面讨论小区微更新项目方案,“这是我第一次与居民在一起讨论,很新鲜也很有收获”。

  6月2日,新都区举办以“客家林盘话航空报国梦”为主题的航空产业链主题沙龙,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李湉担当“科技顾问”,他的现场演讲令石板滩中学的学生们深受启发。

  6月21日,“丰饶原野诗意清濛——纪念艾芜诞辰119周年读书会暨清濛文旅走廊发布仪式”举行,处于两地交界处的新都区清流镇、彭州市濛阳街道构建以文旅产业为主的毗邻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多位文化名人受聘为新都区“社区文化顾问”。

  7月4日,三河街道长龙社区开展“走进花朵世界,关注少年心理”活动,成都医学院和三原外国语学校的专业老师作为“家庭教育顾问”现场解答亲子关系中的各类问题。此前,大丰街道锦丰社区、太平社区专设了“社区顾问家”教育指导站。

  7月20日,新都区“香愿”志愿服务超市亮相。目前,新都已在兴乐社区、石油大学社区、高家社区打造3个“香愿”志愿服务超市。

  新都“社区顾问家”平台发布3个月间,已有多位“社区顾问”走进社区,发挥自身才能“点亮”社区。“运用‘绣花’功夫,新都社治工作既重视硬件更新,也重视软件创新,推动更广泛的多元共治,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其乐融融。”新都区委社治委负责人说。(文弦 图片由成都市新都区委社治委提供)

编辑:朱芸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