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手机

“追”出来的青春盛会——详解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创意

2023-07-29 09:52: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古老的蜀锦织机编织出的彩色丝线,从大屏幕“流淌”至会场,大学生运动员们踏着七彩蜀锦铺就的步道入场,迈向寓意多彩青春和美好未来的锦绣之路、梦想之路……
  7月2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行,一场极具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盛会,展现在全世界大学生和观众面前。
  “三年历程,历历在目,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困惑,又有太多的兴奋和希望。”回顾开幕式筹备过程,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感慨万千。主创团队透露,开幕式所有舞台创意都经历了三四次重建,空中威亚、焰火特效、服装道具等环节,最终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场“简约而不失精彩”的活力盛会是如何诞生的?一个“追”字是关键。
  追逐青春梦想:大运会是一次青春的相聚与交融
  色彩,最能带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此次开幕式选择了绚丽夺目的缤纷色彩。”谈及开幕式的美学基调,开幕式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中力求将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和阳光特质艺术化、场景化呈现,在中国成都为世界留下以“梦想”和“阳光”为主题的青春记忆。
  在陈维亚看来,大运会是一次青春的相聚与交融。为此,开幕式以大学生为中心,展现“友谊、博爱、公平、坚毅、正直、协作、奋发”的大运会宗旨,“青年人在追梦路上大胆地跑、不断地攀——这是开幕式中所表达的核心理念。”
  具体如何呈现“青春”和“追梦”?
  “首先,从舞台设计到表演方式,体现了青春与友谊。”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介绍,开幕式中的文体表演《青春追梦》,由“青春之光”“青春活力”“青春友谊”3个段落组成,着重从情感和精神层面展现青年人的良好风貌。
  其次,表演者几乎都是青春面孔。开幕式演员、志愿者中99%是大学生,只有个别高难度高空环节由专业青年演员完成。“包括最后的点火,火炬手、点火方式都具有浓浓的追梦意识,都是梦想的追寻者和实现者。”开幕式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最后,“追梦”精神也融入主创团队自身。从2001年担任北京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到时隔20余年再次与大运会相遇,陈维亚坦言,自己一直是大运会的“追梦人”。因筹备开幕式,主创团队几年前就来到成都,与成都的青年大学生结下深厚情谊。
  作为开幕式“主演”的这批青年,他们在平时排练中表现如何?
  “我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大型活动创作,成都的青年大学生是值得称赞的青年群体。”陈维亚说,“你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跳舞,会不会唱歌。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吃苦耐劳。”他举例,开幕式上仪式标兵要一秒不停地跳一个多小时,他们平时训练每次都是两个小时起步,尽管天气炎热,但中途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陈维亚看来,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能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大运会及其开幕式的举办,起到了提升精神和凝聚精神的作用。通过与青年大学生合作,主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充分感受到成都年轻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追寻巴蜀文化:多次深入四川采风激发创作灵感
  在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开幕式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举办地文化特色的一次展示。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现场,无论是大屏幕上,还是舞台中央,太阳神鸟、火锅、川剧变脸等四川元素纷纷精彩呈现。
  “开幕式上想要表现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感叹,比如成都,历经几千年历史,不仅有金沙遗址、大熊猫,还有蜀锦、现代化都市等,值得融入的、可以融入的元素太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融入这些元素,十分具有挑战性。
  为了打造一场“让运动员们看完就不想离开成都”的开幕式,主创团队开启了一场巴蜀文化的“追寻之旅”。开幕式导演组曾多次深入都江堰、乐山等地采风,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导演组的创作灵感。
  “但采风进行得越深入,就越感到一个开幕式很难装下如此精彩的巴蜀文化。”以都江堰为例,导演组曾试图把这个人类水利工程历史上的杰作呈现出来,甚至这个想法已进入排练阶段,最终却因为时间限制不得不“忍痛放弃”。也有人安慰说,以后还可以在其他场合展示。“说是这么说,但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向全世界展示成都优秀文化的时刻啊!”一位导演感慨。
  不过,太阳神鸟元素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遗憾。陈维亚说,成都人自古以来就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情感。太阳神鸟作为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形象,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无论造型、寓意还是材质,都令人叹为观止。
  陈维亚曾担任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歌舞剧的总导演,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经过设计,太阳神鸟元素贯穿于整个开幕式——太阳神鸟不仅以光影的形式存在,现场还有一个特殊的灯光装置,在不同时刻作为太阳神鸟的意象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熊猫元素是开幕式上呈现的另一大亮点。现场,不仅有“大熊猫”之间的欢乐舞蹈,还有吊着威亚的“大熊猫”在空中飞舞。“我们不仅将巴蜀文化融合在表演或仪式、视频当中,还融合在道具当中。”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举例,表演开始时,演员们敲响成都金沙遗址发掘的石磬道具,代表着终结了巴蜀大地没有礼乐的历史。此外,现场引导员的服装“小辣椒”,以四川辣椒为灵感,以红为主色,突出成都火热的城市个性。
  追求极致表达:以创意和科技赋予表演独特韵味
  火炬手走向舞台中央,点燃太阳神鸟点火盘,盘旋上升的焰火引燃象征太阳神鸟12道金芒的空中焰火,神鸟展翼,最终点燃场外的火炬塔……开幕式上,观众被充满创意和酷炫的科技手段所“惊艳”。
  “‘简约、安全、精彩’,这6个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透露,遵循简约要求,就要靠创意和科技取胜,从而实现极致表达。
  据了解,开幕式演员、志愿者规模约2000人,整体时长有严格控制。为此,导演组反复演练,优化进场人员线路和程序,经过多轮测试,确保运动员入场环节在60分钟内完成。
  “精彩其实和简约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陈维亚说,团队着眼细节,通过创意和技术的融入融合,赋予节目表演更多艺术含量,让必要的仪式环节更加独特、难忘。
  在运动员入场设计方面,主创团队借用投影呈现一段七彩丝线流淌在地面的效果,以蜀绣的意象展现了一段“锦绣之路”,寓意参赛者的“锦绣前程”,表达对青年美好未来的祝福。为此,导演组专程邀请蜀绣大师郝淑萍,用蜀绣为每个代表团设计制作入场引导牌,“希望每个代表团都能将它作为珍贵的纪念品带回自己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大体联会旗入场环节名为“荣耀历程”。两名运动员在场地上奋力奔跑,寓意青春奔跑、向着梦想奔跑,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形象主题。随着运动员的奔跑,他们身后的脚步变成了火光,成为一条光芒之路,会旗入场。而火焰上方,从第1届大运会一直到第31届,每一届的会徽缓缓地展现在光芒之路上。最后,本届大运会的会徽占满全场。在会徽中央,学生合唱团开始演唱大运会会歌。“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个枯燥、相对单调的仪式艺术化、主题化、情感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锐祥回忆,特别是在创意阶段,他经常会在凌晨三四点收到陈维亚的留言,整个团队亦如是。“有的同事已经在成都买房安家了,大家也从以前不能吃辣到现在无辣不欢。我们在这里奋斗了好几年,但巴不得还能在这里待更长时间。因为,成都成就梦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雷倢 吴亚飞 肖莹佩 徐浩煊)

编辑:编审1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