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时评]“不要喊妈”条约是对孩子的真爱
2021-07-14 11:0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近日,四川成都的一位妈妈因为被7岁儿子不断“呼叫”,和儿子签下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条约”总共列明十条,涵盖了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条约”设立后儿子喊妈妈的次数大幅度减少。(7月13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因为大多数时间是这位妈妈自己带儿子,所以孩子对妈妈有所依赖,这让她非常头疼,同时希望儿子能够自立,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赖妈妈。所以,这位妈妈与儿子沟通协商,并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写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
这位妈妈做得好!孩子的自立意识不仅影响着其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而且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养成负责的态度,等等。尊重孩子的自立意识,把自立的机会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的小影子、小尾巴,这才是一种真爱。
现在的孩子缺什么?相信这个问题,会让许多家长好好思考一番。是啊,许多孩子不愁吃、不愁穿,玩具一大堆,日常生活那么丰富,平时总有大人围着孩子转,还缺什么呢?缺独立和劳动。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鹰取得了“全鹰运动会”的“全能冠军”,然而,它最疼爱的宝贝——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因为小鹰一生下来,老鹰就把它驮在背上,在山林间穿梭,而小鹰也乐于轻轻松松地将世界尽收眼底,从来没有张开过自己的翅膀。老鹰慢慢老了,而小鹰渐渐长大了,直到有一天,老鹰快背不动小鹰时,才认识到小鹰该自己去飞了。小鹰却坚决不学,因为它怕摔、怕痛。老鹰一狠心,高声喝道:“你要再不学,我就把你从悬崖上推下去!”说着,老鹰闭上眼睛使劲推了小鹰一下。小鹰垂直而下,直落山涧,老鹰顿时泪流满面。这时,小鹰突然想起妈妈反复强调的飞行要领:放松身体,打开翅膀,顺势而翔。它按照这种方法一步步去做,终于不再降落,飞了起来。它睁大了眼睛,山风徐徐吹来,山花轻舞腰肢,林间小鸟欢腾雀跃。原来自己飞翔是如此惬意!
父母或爷爷奶奶等长辈的精心照顾和疼爱,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孩子缺少劳动和自我放飞的机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以自立。就这样,“累坏了”父母或爷爷奶奶等长辈,“闲坏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依赖心理和依赖行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一些,给孩子自立自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视孩子为小花小草,让孩子唯你是从、惧怕三分;更不要当“保护伞”,视孩子为重点保护对象,为他们遮风挡雨,让孩子在稍大时甚至成年后成为“巨婴”。
把自立的机会还给孩子吧!让孩子自己往上成长,孩子就会成长为高峰;让孩子当自己的“保护伞”,孩子就能有担当和责任感。(童其君)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