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注

[成长时评] 打击式教育不是教育的真谛

2021-10-28 11:0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不少父母为什么奉行打击式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没有为什么,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有家长表示,“就像我们的父辈对待我们一样,即便心里认可,嘴上也一定很严厉。”如果仔细琢磨,这或许与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有关。哪怕有再好的东西,口头上总是要谦虚一下的,“哪里!哪里!”“不敢!不敢!”“不行!不行!”“侥幸!侥幸!”不论是否真的如此,总得如此在他人面前表现,这种做法方才是被人称颂的好品质。“孩子是自己的好”,正是因为对自己孩子的偏爱,才让更多的父母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不满,这大概就是受了传统的影响吧!

  另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是希望能够让孩子谦虚、上进,是希望他们“不翘尾巴”。打击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孩子在更多方面表现得更好。这或许才是许多父母打击孩子的真正用意。

  无论出于哪一个方面的原因打击孩子,都无法否认父母的善意。然而,这样的善意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就值得商榷了。调查显示,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0.2%受访青年直言打击式教育会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这显然值得深刻反思。

  打击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传统教育中,固然有打击式教育,同样也有奖励式教育。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就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相比于失败能激发人向上的动力,品尝成功的甘甜可能更有利于孩子持续向上,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教育的真谛,不是表扬,也不是打击,而是因材施教。简单认为打击式教育好,还是奖励式教育好,很难有正确的答案。这需要看教育的对象,看具体的情形,甚至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这充分体现了教育之难。教育之难,难就难在其复杂性和多变性;教育之趣,同样趣在这样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其实,更多时候,还需要表扬和鼓励同时运用、巧妙组合。或者在奖励中表达更高的希冀,在打击后又予以肯定。“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这不仅指的是知识的教学,同样也是育人的真谛。(关育兵)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