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让考古魅力与公众热情相互滋养

2022-03-21 11:0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揭晓“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6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3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下,专业的考古已经进入公众视野,公众对考古持续保持着浓厚兴趣。这类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早在十多年前,河南安阳“曹操墓疑云”引发民间广泛关注;前年,湖南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获得大量网友鼓励;去年,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网络阅读、讨论量超过10亿人次。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公众对考古的高度热情,专业考古也对普通公众投桃报李、善意互动。考古工作不再高冷静寂、远离公众,而是走出书斋,走出专业的“象牙塔”,推出了考古VR、考古盲盒、考古现场直播等,这些极具时代气息的酷炫形式,越来越拉近专业考古与普通公众的距离。从大地和泥土中来,带着“烟火气”地走进寻常巷陌、百姓人家,一改专业考古过往不太接地气的存在状态。

  可以发现,在这样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双方的身份得到了重新定位和再塑。公众不再只是考古发现的旁观者,专家也兼有了专业导读者和文化沟通者的双重身份。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和考古工作者的权威解释之间,涌动着双向互动的积极气象。两者相互滋养,彼此成就。

  实际上,这样的双向互动,绝非偶然,早有铺垫。回溯我国公众考古的历史,如果把半坡考古、马王堆考古、秦陵兵马俑考古、南海一号考古等若干典型事件串点为线,我国公众考古在专家主导的前提下,有一个从公众参观和接受为辅,到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度不断走高,再到公众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的渐进过程。

  早在1950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就提出了“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的著名观点,深深影响了考古事业的发展,此可视为“公众考古”理念的肇始。考古资源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应当回归大众,成为公共资源。相应,应该尊重公众了解、接触和利用考古成果的权利,给予切实真正维护和满足。公众考古,公众参与考古的程度和实效,是重要考量标准。

  从目前看,公众考古不妨从两方面探索进行。一方面,考古项目适当开放。如,在确保考古安全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限制地开放考古现场观看。通过考古“云端”直播,让网友参与“云考古”;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考古发掘项目志愿者参与考古工作。另一方面,打破考古研究的概念、术语造成的大众化普及的专业门槛。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在高质量做好考古研究、成果保护、价值阐释的同时,以开放共享精神,增强公益属性,创新思维路径,把专业内容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人人喜闻乐见,满足线上线下公众对考古的新需求新期待。这也是一种必要的互动。

  把考古的魅力与公众的热情更加有机联结、交融在一起,考古研究就会“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既能发挥“证经补史”、刷新历史认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作用,更能成为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国人齐心携手奋斗向前,去创造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历史。(王志军)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