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塑造道路文明需要更多善意之举

2022-04-14 10:4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前不久,湖北宜昌市一位老人过马路,因行动缓慢,绿灯结束才走到路中间,此时行车道红灯变绿,一私家车暂停70秒,等待老人。司机称耽误几十秒没关系,想让老人安全通过。(4月13日澎湃新闻)

  对于一些年老体衰、身体部分失能的老人来说,等到绿灯结束时才走到马路中间,无疑是一种尴尬且危险的处境。明明交通信号灯显示可以通行,私家车车主却主动“暂停70秒礼让”,这样的与人为善,不仅值得点赞,也值得我们学习仿效。

  站在马路中间的老人面对穿梭的车流,不仅会有安全风险,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在一些地方,交警部门通过调研,结合实际延长绿灯时间,这种懂得成人之美、让规则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得到了普遍的肯定。而司机“暂停70秒礼让”,通过从我做起的公众参与,尊重和善待老年人,同样有助于建构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年友好型社会也应该体现在交通出行之上。老年人有自己的身心状况,不能苛求他们在短时间内通过斑马线。“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不仅需要公共部门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供给上多些“老年人思维”,也需要将尊老敬老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化服务方式。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在良性互动中分担责任。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观念,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现代共同体意识,实现文化的相遇,当与人为善的传统道德遭遇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同理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暂停70秒礼让”也就产生了。

  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不少人都患上了“速度烦躁症”,任何耗费时间的事情都会引发不耐烦、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乃至精神问题;有些人“一摩擦,就起火”,小小的纠纷都可能演变为激烈冲突。面对不够灵活便捷的老人,这位私家车车主非但没有麻木、冷漠地无视而过,反而用充满文明素养和礼仪精神的“暂停70秒礼让”对陌生老人“温柔相待”。这就给我们上了一课。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仅折射精神世界的底色,也同样关乎社会评价和社会认同。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同的人们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的反差;然而,与人为善是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将善待他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当与人为善蔚然成风,当成人之美如火如荼,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与法治规则相比,文明礼让有时候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自律自制。“别忘了,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步履蹒跚的老人和私家车车主虽然素不相识,但在一个共处的公共空间产生了交集。“暂停70秒礼让”真诚礼待老人,由内而外激发出善意之举,让道路文明成为生动、鲜活的图景。(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