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懂得别人的难”用善意温暖人心

2022-05-26 11:0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出门打工,身无分文,怎么办?四川宜宾来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打工的小郭就陷入了这样的囧境,幸好他在德清县新市镇上,遇见了一家店——从5月9日到17日,饭店老板娘不仅每天为他提供一顿免费餐,还帮他找了房子,垫付了房租。这家名叫样样红的饭店门口还有一张“免费吃饭”的告示:如果您在新市没有收入,遇到困难,您可以来小店,告诉本店人员。来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气。在以后您有了能力的日子里,记得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谢谢!(5月25日《钱江晚报》)

  面对生活上捉襟见肘、没钱吃饭的年轻人,商家没有生硬、冰冷地对待,也没有给他贴上“吃不起”“穷人”的标签,对他进行自上而下的歧视,而是用“懂得别人的难”实现了体谅成全;既通过“免费吃饭”的隐形慈善呵护了他人的尊严,也通过帮忙找房子、垫付房租的方式来急人所难。

  处于困厄之中的人,亟需雪中送炭。德清这家店的老板,没有将慈善当成炫耀的工具,而是“懂得别人的难”,懂得换位思考。老板娘高琴峰从来没算过送出了多少份暖心餐,她只知道,“进来求助的人,需要有人来雪中送炭,我是举手之劳,但对吃饭的人来说,可能送去的就是重新开始的勇气。”

  不论是匿名捐款的“顺其自然”,还是给贫困大学生“偷偷打钱”,“懂得别人的难”并非个案,用隐形慈善来关爱和呵护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已经蔚然成风。“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既切实地帮助弱者,又不让弱者背负传统恩报观念建构的道德包袱和精神压力,让受助者更加自信、更有尊严地轻装上阵,将慈善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隐形慈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陌生人社会,隐形慈善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些善意和温暖。

  在消费社会里,不同的人们拥有不同的生存生态;可是,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处于哪个社会阶层,只要拥有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同理心”,懂得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就有助于让这个世界更有分量、更有质量。与人为善不仅是对别人的友善,实际上也是在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善待与我们有“弱联系”的人们,同样能增加彼此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有一种善良,是体谅别人的不容易。“懂得别人的难”犹如一面镜子,生动说明商家和消费者除了经济意义上的利益关系,还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对他人的冷暖悲欢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懂得别人的难”见证了商家的爱心与善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承载着人与人彼此牵挂与关爱的食物,暖胃更暖心。食物的背后,通常隐伏着人们的需要、信任和情感。“懂得别人的难”切实地裨益了需要帮助的弱者,健全了社会支持网络,让陷入困境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并非“孤岛”、并非孤立无援的原子。一个懂得对陌生人“温柔相待”的地方,自然会让外来人口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