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评论] 一棵棵树的命运也是城市文明之镜

2022-06-07 10:3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重庆法院2021年度环境资源十大典型案例》发布,其中一起案件公益诉讼起诉人某区人民检察院发现,某步行街内四棵古树上,被设置有夜景灯饰,且直接钉在上述古树上,该行为影响了古树健康生长,使自然文化遗产和国有资产遭受损害,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021年5月8日,公益诉讼起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某行政机关怠于履行古树保护管理职责违法,并判令某行政机关全面充分履职,对四株古树采取有效保护管理措施。(6月5日上游新闻)

  在工具理性裹挟下,一些人为图方便省事,简单、粗暴地对待树木,让树木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如今一些人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规则意识却“慢了一拍”,这样的“文明剪刀差”,在“给古树钉夜景灯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义之网”,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选择。“给古树钉夜景灯饰”根源于一些人对古树缺乏足够的尊重和敬畏,缺乏深层次的价值认同,从而导致“无知无畏”局面出现。有些人即使意识到“给古树钉夜景灯饰”不妥当,却对其危害性没有清醒认识,从而导致对“小恶”的沉默与放纵。

  古人云,“名园易得,古树难求”。古树不仅具有绿化功能和审美价值,还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多元情感和文化基因,有助于守望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保护古树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给古树钉夜景灯饰”的野性与轻慢,折射出一些人的环保理念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做到“入心入行”。

  步行街内需要夜景灯饰,“背靠古树好乘凉”无可非议;然而,同样的目标,具有不同环保观念的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手段。有的人直接将夜景灯饰钉在古树上,有的人则会将夜景灯饰穿在或粗或细的绳子上,再将绳子套在、拴在古树上。说到底,环保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渠道和办法,而是意愿和动力。

  千姿百态的古树,不仅记录着社会变迁,也诉说着岁月不居。作为“会呼吸的历史”“绿色银行”,古树一直被视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生态文明的象征。“给古树钉夜景灯饰”只是古树生存生态的一个缩影,部分古树树体被钉子钉入,树枝被人为砍断,树体被水泥包裹……由此来看,“给古树钉夜景灯饰被公诉”并非小题大做,而是一种生态保护理念的回归。

  “给古树钉夜景灯饰”不仅影响古树的美观,也可能引发树木病虫害。古树也好,普通树木也罢,一棵棵树的命运,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补齐“文明剪刀差”,重塑和更新环境保护的“意义之网”,当环境保护观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那些树木才会在城市生长得更好。环境越好,城市就会越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环保观念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落实到细节上。突破生活的“舒适区”,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对谁来说都不轻松;可是,只有向前跨出一步,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只有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损伤生态文明的失范行为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