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脉相承
——凉山州甘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彝”脉相承项目视频宣传片。
项目背景: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辖13乡镇、127个村。作为凉山“北大门”,甘洛县在保存传统彝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周边成都市、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等地区优秀文化,丰富的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传统彝族文化产生冲击。
为了有效保护传承传统彝族文化,促进传统彝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新兴文化的相互交融,甘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煖带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了“彝”脉相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煖带密村位于甘洛县田坝镇,距甘洛县城7公里,平均海拔1280米,其境内拥有煖带密土司文化遗址等历史悠久的传统彝族文化,其村民尊重传统文化,并且友善好客。
项目概况:
结对共建聚合力。由甘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县文广旅局、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县科协、县彝学学会等多家单位协同配合,甘洛县田坝镇煖带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具体实施。采取“结对共建”模式,共同打造推进“彝”脉相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各司其职明分工。煖带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全村范围内收集整理传统彝文典籍、彝族历史轶事、彝族乐器、彝族祭祀器皿以及各种传统彝人生产生活用品。简单编辑成册,交至县文广旅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彝学学会等多家结对共建单位,由这些单位进一步梳理分类,并广泛招募对传统彝族文化兴趣浓厚、口齿清晰、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拥有一定服务技能的志愿者,特别是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对梳理分类好的传统彝族文化进行系统性学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会不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理念、与服务对象交流技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志愿者规范有序开展服务。
实地宣讲有成效。通过培训的志愿者在煖带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值班,负责将到煖带密村体验煖带密文化、毕摩祭祀文化等彝族传统文化的各级各部门、各中小学校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带到煖带密村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厅、煖带密土司衙门遗址、带到煖带密村村民家中,现场观看当地举行祭祀仪式的盛况,现场感受传统彝族文化的魅力、活力。每月开设一期“彝家故事”小剧场,由志愿者以身边彝族人为原型,编排剧情,身着盛装,在煖带密村党群活动中心开演。除此之外,“彝”脉相承志愿宣讲队也会被派遣至全县各大彝族传统文化交流活动、非遗技艺展销会、彝学研讨会等大小型活动开展本土彝族文化的宣讲,逐步以创新的形式传播彝族风俗礼仪,展示彝族文化技艺。
项目常态化机制。甘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致力于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度、专业度。在提高参与度方面,一方面,以“新风超市”激励机制助推“彝”脉传承志愿服务,即志愿者每次开展志愿服务都可以获得服务积分,志愿者可以凭积分小票煖带密村“新风超市”兑换各式各样的商品。另一方面,简化志愿者服务流程,在派遣志愿者时,严格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志愿者的空闲时间为优先,并指定离志愿者家最近的宣讲点,在志愿者需要的时候给他们出具志愿服务证明,尽一切力量简化志愿者的工作,力争实现“志愿者为民服务,我为志愿者服务”。
编辑:杨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