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年人晚年幸福,关爱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用法治护航“一老一小”合法权益
“依法严惩各类侵害‘一老一小’的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一老一小’合法权益,守护老年人晚年幸福,关爱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近日,岳池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德育如是说。
去年以来,岳池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聚焦辖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权益,从打击惩处、化解矛盾、关怀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用法治护航“一老一小”合法权益,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开辟“绿色通道” 传递法治温情
“唐婆婆,最近身体好些没?今天我们来给您送法律文书,免得您来回跑。”近日,岳池县人民法院酉溪法庭法官柳庆庆及法官助理专程赶往南充,将案件调解书及生效文书一并送到八旬老人唐婆婆手中,“有了这两份文书,您就可以到银行取出那笔遗产了。”
柳庆庆说,达成调解协议后,一般是采用邮寄或由代理人转交文书的方式送达当事人,再由当事人或代理人凭借调解书到法院确认申领生效文件,但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在调解书出具的第二天,他们就特事特办上门服务。
唐婆婆是岳池坪滩人,今年82岁,常年卧病在床,其与丈夫杨某某婚后育有五个子女,如今其由在南充的大女儿照顾饮食起居。杨某某于2019年因病去世,留下一笔遗产,虽然多年过去,但因唐婆婆与子女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原本和睦的一家人产生了隔阂。如今老人就医急需用钱,遂于今年初起诉至岳池县人民法院。
考虑到唐婆婆年事已高,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启用适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对唐婆婆优先立案、全程指导。立案后,承办法官到相关银行调取证据,并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其中四名子女愿意放弃继承份额,将应得份额赠予原告。最终,唐婆婆继承杨某某遗产10万余元,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跨市上门服务是岳池县人民法院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优化诉讼服务的一项举措。去年以来,该院将立体化诉讼渠道向人民法庭延伸,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优先立案、优先排期、优先审理,逐步实现立案、保全、委托鉴定等“一条龙”“一站式”全办,让当事人“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同时,开通涉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绿色通道”,针对路途较远、年迈体弱等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采取电话预约立案、入户办案,利用“坝坝法庭”和巡回审理车,把庭审开在养老院、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对经济困难的群众,减免缓诉讼费、提供司法救助等,传递法治温情。
“剑指”涉老诈骗 守护“夕阳红”
“案子审理得很快,骗子也把钱全部退还给我了。”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岳池县秦溪镇留守老人金某至今还心有余悸。一年多以前,有两个青年男子到他家里,谎称电力公司工作人员,以安装报警器可以免收几年电费为由,骗取了他2000元钱。
金某说,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上当受骗并报了警。想到辛苦攒的血汗钱“打了水漂”,那段时间他急得吃不好也睡不踏实。经过这件事,他也提高了警惕,凡事多和子女商量。
2021年10月至11月期间,张某、邹某先后在达州市大竹县,广安市岳池县、广安区等地,以安装报警器可以免收多年电费为由,骗取农村留守老人刘某、梁某、唐某等多人钱财共计人民币11200元,此后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2022年,岳池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该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邹某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如何增强老年人识骗防骗意识,真正守护“夕阳红”,这是结案之后,岳池县人民法院法官常常思考的问题。包治百病、免费送鸡蛋、以房养老、子女车祸住院……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套路并不少见,而频频伸向老年朋友钱袋子的“黑手”和日益增长的养老诈骗案件,让该院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
“老人家,这些都是骗人的,千万不能相信。”该院依托各类平台,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制作“打击养老诈骗”宣传视频,通过拉横幅、摆放展板、微信普法等形式,普及日益升级的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手段,增强辖区老年人防骗意识。
同时,前往社区、广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聚集场所,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讲活动,讲解防诈骗小技巧,全方位的普法宣传为老年人扫除防诈“盲区”,为老年朋友安享幸福晚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护“未”健康成长 托起“朝阳美”
“法官,拖欠我儿子抚养费的人在咖啡馆,你们能不能马上过来一趟?不然他一会儿就跑了……”今年2月的一天,一个紧急电话,让执行法官张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您先不要急,先和他慢慢聊,注意稳定他的情绪,我们马上就到。”快速理清来龙去脉后,张涛带上执行干警立即赶到县城某咖啡馆,及时拘传被执行人李某到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展开调查。
据悉,李某与杨某于2020年7月在岳池县民政局登记离婚,双方协议年幼的儿子随母亲杨某生活,李某按月支付孩子抚养费。因李某未履行协议,杨某遂以儿子法定代理人的名义将李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李某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2500元。但是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未按时履行判决,杨某遂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为确定李某的经济来源,执行法官依法对李某再次深入展开财产调查。经查,李某与其父亲同在外地一家电力线路公司务工,平时的生活开支由工人向公司老板借支,年底工资统一结算。李某因其微信和银行卡被法院冻结,用父亲银行账户代领工资,每月有稳定收入。
经过法官一个多小时的释法明理,被执行人李某幡然醒悟,不再躲避前妻,并现场支付了抚养费3万元。
这只是岳池县人民法院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个小切片。近年来,该院牢固树立新时代少年司法理念,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通过“一体两翼”工作模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该院依法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180余件,惩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罪犯22人。派出35名员额法官全覆盖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统筹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活动40余次,开设特色课程6个,受到学生、学校、社会多方好评。(邓寒允 岳池融媒 刘婧)
编辑:徐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