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8月9日,在邻水县泽达·未来国际小区,退休老干部张多富正在给小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邻水县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近年来,邻水县把组织引导老干部深入开展助力基层治理作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的重要抓手,激扬银龄之志、汇聚银龄之力、彰显银龄之美、再立银龄之功,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弘扬正能量,展现新作为,积极发挥余热,为助力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
发挥“五老”作用
把党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
“村里的垃圾少了,沟塘里的杂物没有了,大家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近日,记者走进邻水县石滓镇大河坝村,家家户户的前庭后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提起大河坝村的乡村治理,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这都是邻水县老干部进村宣讲村规民约给村民们带来的惠民实效。
“以前村里人居环境差,邻里矛盾也时有发生。”大河坝村党支部书记谈德飞说,为了把群众召集起来,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镇村干部没少想办法。
为了拉近村民感情,密切干群关系,邻水县委老干部局组织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离退休干部深入基层,努力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陈国勤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72岁的陈国勤原是邻水县鼎屏镇灌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了解情况后,陈国勤主动协助镇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村规民约、乡风文明以及乡村振兴等主题宣讲活动,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依托村委会,陈国勤还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与群众一起,政策同学习、矛盾共化解、有事齐商议,有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在邻水县,还有很多像陈国勤这样的老干部。
为了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邻水县25个乡镇组建了由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医生、老法律工作者参与的“五老工作队”138支,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广泛收集、摸排分析、调处化解矛盾和引领文明乡风,组织部分退休教师到假日学校开展书画、礼仪和理想信念等教育培训30余场次,鼓舞和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该县还组建了“五老”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30余场次,让6000余名群众接受精神洗礼,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强化责任担当
当好社区居民的“贴心保姆”
“夏天蚊虫较多,请安排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蚊虫消杀。”“老年活动室的电风扇坏了,请派人进行维修。”8月9日,在邻水县上甲御城小区党支部办公室,该小区党支部书记黄太明正在将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登记在值班记录表上。
上甲御城是邻水县最大的小区之一,有2000余户8000余人,管理难度大。“以前,小区业主和物管之间、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不断,让人头疼不已。”黄太明说,就在几年前,上甲御城还是一个物业费收不齐、车乱停、垃圾乱扔的“三乱小区”。
2020年,上甲御城小区成立党支部,建立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动”物业管理机制,聘请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退休老干部黄太明担任党支部书记。
黄太明深知,要想把小区治理好,就必须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倾听社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当好居民的“贴心保姆”。
“党支部和业委会每日轮流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收集并解决业主的问题意见。”黄太明说,小区内老年人较多,对此,三方联动为小区增设了老年活动中心、音乐室、阅读室等,并在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关心关爱老年人。
“我们每年都会评选‘优秀党员’‘先进楼长’‘值得尊敬的老人’‘好儿媳’等,抓典型、树标杆。”黄太明说,小区党支部工作整体推进后,不仅解决了“三乱”问题,上甲御城小区还在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百佳治理示范小区”。
在上甲御城小区的成果示范下,邻水县组织35名老干部担任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还设立了“红色楼栋管家”,开展调解纠纷、法律咨询等业务。
为民纾困解难
打造基层治理新阵地
“多亏了甘书记,要不是你们工作室帮我调解,这些欠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近日,在邻水县“元超老干部工作室”,刚拿回欠款的邻水县鼎屏镇居民黄某高兴地说。
黄某口中的“甘书记”是“元超老干部工作室”的负责人甘元超。2014年,黄某在达州开江修建铁路,工程完工后,承包者刘某拖欠其工资1.5万余元,追讨未果后,黄某找到元超老干部工作室,经过工作室工作人员联系查询、多次调解后,黄某终于追回了欠款。
甘元超原是邻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退休后,他积极参与服务基层正能量活动,在邻水县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组织4名长期从事政法工作的退休老干部成立元超老干部工作室,开展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科普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变身街坊邻居的“政策宣讲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作出贡献。
近年来,元超老干部工作室先后开展了“阳光讲堂”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与法同行·助力脱贫”等活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邻水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开展“便民式”“点餐式”“课堂式”宣讲,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元超老干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劳动争议、侵权赔偿等各类事件65起,调解成功率达80%,成为离退休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元超老干部工作室的建立,可有效解决基层突出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邻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邻水县将继续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优势,持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推动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让“余热”再生光辉。(本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