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广安邻水:生态修复绘就秀美乡村新画卷
2023-11-02 16:24: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深秋时节,在邻水县城北镇贵人槽,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里,草莓幼苗正茁壮成长。10月31日一大早,该镇大堰村村民就赶往这里进行除草等管理作业。对于栽种一个多月的草莓幼苗来说,强化秋冬季管护至关重要。

  贵人槽包括城北镇大堰、金垭、金钟3个建制村,地形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块零碎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且不利于农业耕作。铜锣山生态涵养修复工程启动后,通过以坡改梯、挖高填低,所有田块整理完成之后再次关水调平,同时配套建设沟、池、渠等坡面水系工程和整治山坪塘,贵人槽内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如今的贵人槽,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农田宛如棋盘一样,绘就了一幅秀美乡村的新画卷。

  不仅如此,贵人槽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还配套建设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以租赁的形式让业主“拎包入住”,现在贵人槽已成为邻水县的粮经复合种植基地,山地蔬菜以订单的形式直供榨菜企业和商场超市,村民变为基地工人,增加了收入。

  “以前农闲时没事做,自从建起了大棚,发展了产业,我就在这里打工,主要就是除草、种草莓、种西瓜,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每个月还能按时领到工资。”大堰村村民张碧芳如是说。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邻水县还对冷家长安环线上的1000余户农房进行风貌塑造,并对传统村落和古院落进行保护开发,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布局,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我来过金垭村几次,每次来景象都不同,一次更比一次好。”市民甘女士告诉笔者,现在金垭村道路都是黑化的沥青路面,交通十分便利,一路青山绿水,环境非常优美,蔬菜等产业兴旺。让她印象最深的是,金垭村史馆里的农耕馆内马灯、纺车、扬叉、斗篷等农耕工具,将村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再次呈现,“这是既能看景,又能学习文化的地方。”

  “2017年,贵人槽作为生态修复项目点,整个生态环境得以‘改头换面’。”城北镇党委书记许尔军告诉笔者,近几年,该镇持续巩固和利用生态修复成果,让山更绿、水更清、地更肥,充分发动群众和引进业主,建成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生态全面修复、效益全面提升、群众更加富裕。(张天文 卢琴)

编辑:李尚维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