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花桥镇唐店村,只见蜿蜒的村道连接起家家户户,白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洁干净,一幅环境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媲美。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店村党支部书记熊祥河很自豪:“自从村里搞了‘厕污共治’,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生活更舒心了。”
干净洁白的瓷砖、明亮整洁的厕所,在村民唐启建家中,厕所里配备着水箱、便池、洗手盆、淋浴器、浴霸等设备设施,室外的“3+1”(砌砖三格式化粪池+一格污水池)四格池与地面合为一体,经过粪池发酵、腐熟、沉淀后,化粪池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浇灌院子外的菜地。
“以前的旱厕臭气熏天,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很容易传染病菌。实施‘厕污共治’后,新修了卫生厕所,家里闻不到异味,夏天不再怕蚊虫苍蝇,冬天也可以舒服地洗热水澡了。”唐启建满足地说。
“村民的满意度很高,现在全村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提升,生活污水也得到了治理。”熊祥河介绍,2023年,该村实施的“厕污共治”共涉及57户,占全村在家农户的比例达93%。
在距离花桥镇唐店村30公里外的悦来镇茅坪村,比起干净卫生的厕所,村里的污水处理方式更让村民邓冬梅满意。“以前家里洗菜洗碗的水没地方排,只能泼到家门口的坝坝上。夏天特别脏,一踩一脚泥。”邓冬梅指着家里新安装的排污管道说,以后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集中处理,家门口干净了,心情也舒畅。
笔者在茅坪村看到,污水管网已连接到每家每户,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通过村庄自建的污水管网,集纳后统一处理,真正做到了“黑水”(粪水)“灰水”(生活废水)应收尽收。
“我区自2021年以来实施的单户‘3+1’四格池,跟以前的三格池比起来,增加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功能,让农村的生活污水也得到同步治理,极大地改善了以前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行为。”广安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人居环境股股长张鹏程告诉笔者。
花桥镇唐店村和悦来镇茅坪村的“厕污共治”工程,是广安区推进“厕污共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安区按照“由点及面、先易后难、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农村“厕污共治”工程。目前,该区已整村实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的村170个共1.9万户,卫生户厕达标率93%,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冯欢)
编辑:李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