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市成华区着眼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延伸与功能发挥,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整合多方资源,拓展“文明实践+”路径,遵循“特色串点、精品连线、联建成片”的创新思路,将文明元素串珠成线,变“单点实践”为“带状发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群众、走深走实。9月13日,“成华区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正式揭牌启用,构建起一条“文化风”与“文明风”相融相映的文明实践风景线,为推动区域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成华区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以二仙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中心,辐射东华一路、下涧槽路两侧,巧妙整合了沿线各级文明单位(社区)9个、延伸单位19个及商家、公共文化设施资源,设立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点位。从成都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宝库,到中国铁建地产西南·党建品牌馆的红色基地,再到二仙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邻里月台二仙桥街道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的温馨港湾,以及下涧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机车文化和院坝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群众舞台,每一处都是传播文明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宣传阵地。这些点位“串珠成链”,不仅彰显了成华区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特色,还共同开启了成华区文明实践的新局面,构建了覆盖广泛、内容多元的文明实践矩阵。

为确保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的持续健康发展,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理念,成功汇聚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疗机构、文化机构和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共建合力。同时,通过组建工作小组和项目研发中心,构建活动轮值机制与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开发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带品牌活动和项目,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的常态化、长效性发展,让文明之花在成华区绚丽绽放。

组建“文明实践带”建设工作小组

由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成立成华区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工作小组,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二仙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参与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组成工作组负责总体发展规划、拟定年度活动计划。

成立“文明实践带”项目研发中心

以二仙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牵头主体,定期召集共建单位、延伸单位策划研发文明实践带品牌活动和项目,以创新、务实的态度推进文明实践浸润人心。  

构建“文明实践带”活动轮值机制

以共建单位为中心,采取轮值制度,每季度由轮值单位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联动各单位依托“文明月月行”“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安排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活化资源。

搭建“文明实践带”资源整合平台

建立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微信工作群,将所有单位纳入其中,并搭建线上线下开展文明实践工作的联动机制和活动对接平台。                 

成华区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主题,充分挖掘在地机车文化、恐龙元素等特色,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载体,通过讲座、展览、演出、文明集市及志愿行动等形式,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咨询、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方面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对区域IP进行显性呈现和优化提升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二仙桥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成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阵地。

成都市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