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阿坝讯(汶川县文明办)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汶川县在端午节期间创新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主题活动,以“习俗传承+移风易俗+新风传播”为主线,依托各文明实践阵地,将传统文化体验与文明风尚倡导相结合。全县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通过“老习俗新演绎”实现传统习俗与文明实践的双向赋能。
深挖端午文化根脉,激活传统习俗新活力。以“沉浸式体验”推动非遗传承,让群众在参与中感悟文化魅力。一是 “端午习俗课堂”遍地开花。组织非遗传承人、社区能手、文化志愿者进学校、入村居,宣传端午习俗,映秀、三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举办11场次体验包粽子,系五彩绳等民俗活动,吸引5000余名群众参与。二是 “民俗文化大集”聚人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端午主题市集,设置艾草香囊制作、龙舟挂饰拼装、端午诗词飞花令等互动项目,吸引小朋友和老年人打卡体验,同步在各镇、村(社区)发放《端午习俗新解》手册1万份。三是“云上端午”扩影响。转发四川省“‘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至473个网格,网友留言感慨:“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甜樱桃红迎端午,羌乡文明助农展新颜。汶川县在端午小长假期间,以“甜樱桃传情·端午载德”为主题深化文明助农。一是部门联动助农。制定《汶川县2025年度甜樱桃助农增收综合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重点强化交通无忧、品质保障、消费无忧服务,切实保障游客权益,助力实现樱桃销量提升30%。二是志愿服务助农。汶川县每年在甜樱桃上市之际,组织党员、志愿者在甜樱桃销售市场开展诚信经营宣传、协助疏导交通、提供采摘咨询、帮忙果农销售等服务,“党旗红+志愿红”保驾护航“樱桃红”。截至目前,2025年组织党员和志愿者1000余名,开展服务100余场次。三是渠道创新助农。文明单位邮政公司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甜樱桃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采用“无人机 + 冷链物流车”的运输方式,让汶川甜樱桃实现了快速出山。全国文明单位汶川县樱味有厘酒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汶川招商引资,带着汶川甜樱桃酒亮相第二十届西博会,获得来宾和游客喜爱。据悉,此次在西博会签约仪式上,汶川县共签约两个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拓展文明传播路径,构建新时代精神家园。端午节小长假又逢汶川甜樱桃采摘季开启,借端午契机打造“可触可感的文明课堂”。一是跨界融合创品牌。汶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大同社工联合推出“文明旅游端午专场”,在博物馆、甜樱桃采摘地开展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文明旅游打卡活动,发放文明宣传扇1万把。二是新兴群体传文明。组织外卖骑手担任“文明信使”,配送订单时附带文明倡议书与迷你粽子挂件,消费者扫码即可参与线上文明承诺。三是数字赋能促传播。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用好“无忧时间银行”平台,发布“端午包粽子”“文明旅游宣传”“端午慰问困境儿童、独居老人”等文明实践清单,拓宽活动传播渠道与参与途径,线上125人次“接单”,服务1200人次,服务评价125条,好评率100%。线上便捷的参与形式让文明实践活动从“要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明的“破圈”融合。
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双向奔赴,不仅让千年端午焕发新生机,更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