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蜀乡新风貌

[四川文明网]赴一场蜀乡文明之约

2025-11-17 14:40: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记者 李林晅 罗园)初冬时节,蜀乡山水如黛,文明乡风如歌。11月17日,一场探寻巴蜀大地文明乡风生动故事、创新实践的集中采访活动——“沿着总书记足迹看蜀乡新风”集中采访活动,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正式启动。
  由中央和省直主流媒体5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将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的足迹,在5天时间里兵分两路,走进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凉山、宜宾、眉山、阿坝等8个市(州),探寻文明乡风滋养下的和美画卷,捕捉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样本,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探访蜀乡沃土,触摸文明脉动
  10月底,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延安召开,会后,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聚焦文明乡风建设的主题采访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袁矛摄
  按照路线设置,采访团将深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绵阳北川石椅村,观察昔日被高山绝壁合围、交通闭塞的“空心村”,如何依托特色产业,水果采摘、文化研学等旅游项目,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彩蜕变。走进广元,探访双旗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天雄村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文旅融合及翠云廊古蜀道古柏保护的创新实践,全景展现该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
  采访团还将深入凉山昭觉三河村,探寻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的脱贫攻坚典范村,如何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培养村民感恩奋进的力量。前往眉山永丰村,聚焦其通过移风易俗辩论会、志愿服务体系和文明实践等举措,构建以法治、德治、自治为核心的文明乡风建设模式。
  此外,采访团还将走进成都战旗村,探寻该村打造红色文旅与研学基地、繁荣乡村文化、推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等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战旗经验”;前往宜宾,记录当地以生态农业为支撑的乡村发展路径;走进德阳三星堆镇,看其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推进“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探访阿坝州映秀镇,聚焦其以“茶祥子”茶工坊为依托,推动“中国茶文化”出川跨海的生动实践……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采访活动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坚定践行,沿着总书记四次考察四川的足迹,全景呈现新时代四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是对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精神的深入落实,助力大会精神在四川落地生根,引导干部群众奋勇前行。
  笔蘸乡土烟火,书写新风答卷
四川日报全媒时政新闻中心记者秦勇登台发言 袁矛摄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更需要主流媒体的鼓与呼。”启动仪式上,四川日报全媒时政新闻中心记者秦勇登台发言。作为采访团的一员,他计划聚焦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利民惠民、基层善治等特色亮点,用镜头捕捉文明瞬间,笔墨记录治理成效,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多角度、多侧面反映四川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鲜活故事,取得的新成效。
农民日报四川记者站站长张艳玲登台发言 袁矛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工程’。在报道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四川各地把‘软约束’转化为‘硬支撑’,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农民日报四川记者站站长张艳玲认为,此次集中采访活动沿着总书记足迹深入广袤乡村感受蜀乡新风,既是一次重温嘱托、感悟思想的旅程,也是一次记录时代、讲好故事的契机,她将做好本次采访报道工作,让“泥土气”和“文明风”相得益彰。
四川广播电视台德阳记者站记者杨赛登台发言 袁矛摄
  “带着露水、沾着泥土的文字,才是‘蜀乡新风’最鲜活的注脚。”四川广播电视台德阳记者站记者杨赛说,她将以全平台矩阵传播为依托,深耕“蜀乡新风”主题报道,通过《四川新闻联播》大屏端深度呈现与四川观察新媒体短视频矩阵联动发力,通过立体传播,让装着蜀乡浓浓的烟火气的报道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蜀乡新风尚、新变化、新成就。
四川新闻网记者夏婉琳登台发言 袁矛摄
  “最好的故事,藏在最具体的生活细节里。我们记录变化,收获感触,更传播信心。”夏婉琳是四川新闻网的记者,这些年将镜头对准巴蜀乡村的她,真切感受到了脚下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深刻变迁。本次采访活动中,她将用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作品,讴歌那些具体可感的人和事,用饱含温度的报道展示四川文明乡风建设的丰硕成果。
  启动仪式后,采访团成员正式启程。他们纷纷表示,将以笔为犁深耕基层,以镜头为眼记录变迁,用鲜活的笔触与生动的画面,全景式讲述文明乡风建设的“四川答卷”,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1

编辑:同步用户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