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文明网]沿着总书记足迹看蜀乡新风|成都战旗村:产业铺富路 文明润新风
2025-11-17 21:55: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讯(李林晅 袁矛)文明乡风吹起战旗飘飘。11月17日,“沿着总书记足迹看蜀乡新风” 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组,走进“全国文明村”——成都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

“沿着总书记足迹看蜀乡新风” 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记者走进战旗村。袁矛 摄

战旗村。袁矛 摄
从村口沿着宽敞的战旗路进村,两旁的绿树已镀上点点金色。2018年2月,也是沿着这条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战旗村考察,肯定“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提出农村发展“不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生活也要搞好”的殷切嘱托。

战旗村村史馆。袁矛 摄

战旗村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袁矛 摄
采访团一行穿过村广场,步入战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右手边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放着洗衣液、牙膏等日常用品,每件日用品下方都清晰地标注着所需的兑换积分。一旁,战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王友媛正忙着为村民登记积分,她告诉记者:“积分是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的‘法宝’。”

战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李林晅 摄
2019年,战旗村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并于2020年获评成都市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为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共建文明乡风的热情,战旗村创新推出“积分超市”,将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转化成可累计的积分。

战旗村文明景色。袁矛 摄

战旗村。袁矛 摄
王友媛告诉记者,积分可以在线上“文明兴蓉”平台“文明银行”,或者线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兑换日用品。“以前组织活动基本没人参加,现在大家都抢着报名参加。”王友媛说。
除此之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战旗村还打造教育、服务、议事等于一体的文明实践综合体,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讲明白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新貌的重要性,开展“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道德之星、文明之星评选活动,让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良好乡风、家风、民风得到传承弘扬,共同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离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访团一行向着“乡村十八坊”走去。2018年8月开业的乡村十八坊,是集生产、研学、体验、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项目,由战旗村自筹资金、自主设计经营。这里有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等30余种非遗手工作坊,采用“前店后坊”的川西传统作坊模式,还原旧时生产场景,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

战旗村乡村十八坊。袁矛 摄

战旗村郫县豆瓣博物馆。袁矛 摄
循着香气步入酱园坊,经营者刘畅正熟练地从酱缸里将手工酿造酱油舀出、装瓶,双手递到游客手中。
“我们坚持传统酿造,从蒸煮、摊晾到制曲、发酵等,每个环节都开放参观,游客也能现场购买刚从大缸里打出的酱油。”刘畅边忙碌边介绍,“我们还开设了网络账号宣传直播,年轻人要用新的方式,传承好、传播好乡村文化。”

酱园坊内生意红火。袁矛 摄
刘畅告诉记者,随着直播热度攀升,许多网友专程来村里品尝。而这种“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口碑传播”的创新营销模式持续发力,酱园坊的人气与日俱增,生意愈发红火,最高一年经营额突破30万元。
刘畅经营的酱园坊,是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元老级”作坊,他本人却是战旗村的新村民。“我是战旗村的女婿。说实话,13年前第一次跟着爱人回村时,怎么也想不到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刘畅感慨道,“那时村里只有几条小路,几间小厂房,现在道路整洁宽阔、产业兴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组织各种活动,大家的生活多姿多彩。”
近年来,战旗村吸引了200余名“新村民”返乡创业,催生出民宿管家、电商主播等新兴职业。
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介绍,目前,村内共有11家餐饮单位、11家住宿单位和8家生产型企业,2024年总产值约3亿元,解决就业1200余人,实现税收300余万元。依托集体经济发展积累的成果,让每一位村民都实实在在受益。

各地游客在战旗村里游览。袁矛 摄

各地游客在战旗村里游览。袁矛 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并借此深化城乡互动,探索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产业升级与文明乡风互促共进,让村民获得‘富口袋’与‘丰精神’的双重收获。”高德敏说。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