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何刚:临危不惧阻恶行 见义勇为展担当

2025-08-11 14:56:00 来源: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手机

  【个人简介】

  何刚,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郫都区安靖街道土地村治保会副主任。成都市郫都区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获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三等奖表彰,郫都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事迹简介】

  2024年4月12日晚20:50左右,何刚像往常一样在村委会值班,突然接到群众电话称,正兴街有一醉酒持刀男子寻衅滋事,并扬言要砍人。情况紧急,何刚迅速带领其他两名值班队员火速赶往现场,一边与醉酒男子机智周旋,一边示意队友疏散周边群众。但男子非但拒不配合还突然挥刀冲向何刚。在搏斗过程中,何刚右手多处被刀砍中,他顾不上查看自己伤情,最终与队员合力将该男子扭送到公安机关。经医生诊断,何刚右手多处刀伤,其中颈腱受伤最为严重,缝合伤口用了20余针。幸运的是,经后续治疗目前何刚右手已无大碍,只有那一道道伤疤见证着当时的危险与无畏。面对村民感谢和赞扬,何刚爽朗一笑:“这是我的工作职责,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尽全力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换了其他同事也会这样做。”

  2024年6月,被郫都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详细事迹】

  2024年4月12日,暮色初临的正兴街,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何主任,快!有个醉汉拿刀要砍人!”村民的急促来电,让正在值班的何刚神经骤紧。正兴街是土地村的主干道,商铺林立、人流密集,若持刀者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马上到!”挂断电话,何刚带领两名队员疾驰现场,同时调派支援。抵达时,男子正挥舞菜刀踉跄叫骂,围观群众慌乱躲避。“兄弟,把刀放下,有事好好说!”何刚保持安全距离劝导,眼神紧盯对方。队员趁机疏散人群,可醉汉突然暴起,挥刀直冲何刚。

  没有丝毫犹豫,何刚侧身迎上,右手瞬间被刀刃划破。血珠飞溅中,他抓住对方手腕奋力一扭,菜刀应声落地。队员合力将男子控制,此时何刚才发现右手血肉模糊,衣襟浸透鲜血——颈腱重伤、多处砍痕,最终缝合20余针。“当时只想着夺刀,根本顾不上疼。”回忆起来,他轻描淡写。可村民们记得,送医时他脸色煞白,却还在叮嘱:“让大家别围观,危险。”

  守护平安步履不停

  爱岗敬业展现担当

  土地村地处三区交界,流动人口超万人,治安压力繁重。何刚的治保工作,是365天“全天候待命”的坚守。

  “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作为郫都区安靖街道土地村治保会副主任,多年来,何刚坚持以“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为己任,牢记工作职责,时刻绷紧安全稳定之弦,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全天候待命,时刻准备出征”的精神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为村子的和谐稳定发展构筑起坚强保障。

  为了营造土地村良好的治安环境,推进文明平安村社建设,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他带队走街串巷,排查隐患、巡逻防控,反诈宣传单页塞满每户门缝;调解纠纷时,他化身“和事佬”,一碗热茶、几句掏心话,让剑拔弩张的邻里握手言和。为独居老人安装燃气报警器,协调充电桩解决“飞线”隐患,组织广场舞大赛让社区充满活力……村民说:“有事找何刚,准能解决!”

  何刚说,只有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全民参与,才能不断夯实乡村治安基础、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社区治理久久为功

  尽职尽责躬身笃行

  何刚同时还担任土地村一社社治委员,何刚以党建为轴心,织密基层治理网络,构建“村党委—党员中心户”纵向架构,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引导社区党员“亮身份、作承诺”,组建“微网实格”队、平安志愿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吸纳居民代表、商户等多元主体,形成“网格发现—党员认领—群众参与”的闭环机制。“全民参与才能长治久安”,何刚说,“我们经常联合网格员和各行各业微网格员,主动收集处理居民诉求,调节化解矛盾纠纷,尽量确保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服务群众情暖万家

  热心助人传递关爱

  作为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何刚始终践行“群众事无小事”理念,以“铁脚板+热心肠”织密干群连心网。他创新“三事工作法”:每日入户走访听“操心事”,建立民生诉求台账;每周联合网格员议“烦心事”,推动解决电瓶车集中充电棚建设、燃气报警器全覆盖等12项民生工程;每月跟踪回访督“揪心事”,确保自建房安全整治等难题闭环销号。

  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建立“1+1+N”帮扶机制(1名党员+1名网格员+N个邻里志愿者),去年累计开展结对帮扶86次,解决就医陪护、房屋修缮等急难问题32件。为丰富社区生活,牵头组建广场舞队、乒乓球队等自治组织,举办邻里文化节、端午包粽子等特色活动20余场,参与居民超2000人次。

  同事眼中的他既是“拼命三郎”——连续3年节假日值守调解纠纷,也是“暖心大哥”:主动为新入职社区工作者传授群众工作方法,自掏腰包为困难队员购置御寒物资。其“多管闲事”的真诚付出,让社区矛盾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2%,居民满意度常年保持95%以上。

  因工作成效突出,何刚先后获评成都市郫都区“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膺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社区治理创新先锋”等称号。面对荣誉,他始终坚守初心:“社区工作的温度,就体现在为老百姓解决每一件小事里”。

1

编辑:朱芸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