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郭红秀:“好嫂子“尽显手足情,倾心照料患病妹妹

2025-08-13 14:58:00 来源: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手机

  人物简介

  郭红秀,女,汉族,现年41岁,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2003年与大田村七组曾怀智结婚,成了曾家的媳妇户籍迁入大田村,现在家待业。

  事迹简介:

  俗话说,长兄长嫂当爹娘,这话用在曾怀智及其妻子郭红秀身上再合适不过,22岁的时候郭红秀嫁入曾家,家庭幸福,虽然有一个天生智力残疾的小姑子,但好在父亲尚在,身体健康能够照料小姑子,生活也算美好。2012年父亲突然去世留下无自主生活能力的小姑子,无依无靠。家里有个永远长不大、不懂事、无自主生活能力的大小孩,往后的日子想想都知道有多艰难。郭红秀跟丈夫经过强烈的思想挣扎,还是舍不得小姑子在相关机构独自一人冷冰冰的生活,最后决定由他们来照料小姑子。郭红秀用10多年的坚持和悉心照料诠释了一段“姑嫂情”

  “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夫妻情、舐犊情、手足情……每一份亲情都弥足珍贵。血浓于水建立起来的亲情固然可贵,但抛开血缘之外的亲情也不在少数,有这样一位农村媳妇,她毅然与丈夫同呼吸、共命运,全然承担起照顾家里责任,一边是年幼的孩子的学习教育,一边是痴傻姑子的照顾护理,用实际行动真正的诠释了亲人之间不离不弃、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家庭美德。

  “一家人要一直在一起”

  2012年在嫁入曾家的第9年,老人公曾老爷子去世,留下了一个天生智力残疾已经30岁还犹如孩童的姑子,这给郭红秀一家出了巨大的难题,姑子的去留该怎么抉择?虽然政府部门有相关政策,对姑子这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供养机构集中供养,但是作为姑子的亲人,唯一熟悉的家人,哥嫂还是舍不得放弃她,郭红秀说:“自我嫁入曾家就把姑子当做家人,一家人就要永远在一起,想让小姑子感受家人的关怀,享受人生的幸福。”自此郭红秀就开始一边照顾8岁儿子,一边照顾智力障碍姑子的艰难路途。

  “忙碌着 充实着”

  丈夫要外出上班维持家庭生活开支,家中的事务就落在了郭红秀一人身上,原本只需做好早饭将8岁孩子送到学校,孩子上学自己上班,现在不得不早起半小时,做好饭先照顾小姑子吃完,小姑子不认识路,也无法与人交流,受到刺激会情绪失控为防止他外出走丢,上班期间不得已把小姑子反锁在房间,午休时间一刻也不敢耽搁回家张罗小姑子的午饭,与她闲话家常,直到午休结束。洗脸、洗脚、洗澡、搓背、剪指甲、穿衣服,还要抽空照料家里的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郭红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淳朴,用她全身心的爱保持着小姑子对家人的期待。也曾有人建议郭红秀把智障姑子送到相关机构,这样能减轻点压力。郭红秀却说:“姑子神志不清,机构病人也多怕顾不过来,还是觉得在家里自己伺候更放心,我虽然忙了点儿,但是家人在一起就感觉很充实。

  “疫情下的防护线”

  2022年,当全国都在响应国家抗疫情政策,群众都在积极配合村社区做好防护,居家隔离,郭红秀的孩子也在这一年面临着高考,孩子每日在网课和返校中游离,无法静心复习,备战考试,郭红秀心中焦急万分,更为焦心的是如何做好自身防护,毕竟家里还有一个不会表达病痛的小姑子。村委的工作人员多次联系郭红秀询问小姑子是否能接种疫苗加强自身防护,郭红秀也联系村上希望上门接种,可是医护人员一到拿出注射器小姑子就会大喊大叫,拒绝任何人靠近经过多次尝试无果,郭红秀只能更加注重自身防护与环境防护来保障小姑子的安全,记得有一次通知郭红秀在村上领取防疫物资,签字领取时她的手控制不住的抖,工作人员询问她怎么了,她声音略微颤抖的说:“我压力太大了,我儿子不知道能考上好的学校吗,也不知道姑子身体能抵抗的住这个疫情吗,我什么都帮不了他们,太难了。”工作人员只能拍拍背轻声的安慰着。  

1

编辑:朱芸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