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郭永秀:用爱撑起温暖港湾

2025-08-13 15:05:00 来源: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手机

  在郫都区安德街道红专村14组,有这样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女性,她叫郭永秀。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了照顾残疾嫂嫂和患病侄子的重担,用坚持和付出诠释着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成为邻里乡亲眼中的道德楷模 ,值得被推荐为孝老爱亲模范。

  命运转折,毅然担起责任

  郭永秀原本有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在短时间内给她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2020年12月7日,对于郭永秀一家来说,是个无比悲痛的日子,大伯哥胡光贵因病离开了人世。这一沉重的打击让整个家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2021年,侄子胡永明又被诊断出肌无力和脊椎炎。这两种疾病让年轻的胡永明生活不能自理,原本充满活力的他只能被困在病床上,生活陷入了黑暗。与此同时,嫂嫂周发香本身肢体三级残疾,行动诸多不便,生活自理都存在困难。家庭的顶梁柱倒下了,剩下的是残疾的嫂嫂和患病的侄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许多人都在猜测郭永秀会如何选择。但郭永秀没有丝毫犹豫,从2021年起,她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照顾侄子和嫂嫂的责任,成为了这个风雨飘摇家庭的坚实依靠。

  无微不至,悉心照料侄子

  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红专村,郭永秀就已经早早起床,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她先是来到侄子胡永明的房间,帮助他洗漱、穿衣。由于肌无力,胡永明连最基本的抬手、坐起动作都十分困难,每一个步骤郭永秀都需要小心翼翼,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洗漱完毕后,郭永秀又马不停蹄地走进厨房,为侄子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考虑到胡永明的身体状况,她专门学习了各种养生食谱,每天换着花样为他准备食物,希望能通过饮食增强他的体质。

  白天,郭永秀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看看侄子,帮他翻身、擦拭身体,防止他长褥疮。为了给侄子解闷,她还会陪他聊天,给他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或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书。在胡永明情绪低落的时候,郭永秀总是耐心地鼓励他,告诉他要坚强面对病魔,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会好起来。晚上,郭永秀也不敢睡得太沉,只要胡永明稍有动静,她就会立刻起身查看。有时胡永明病痛发作难以入睡,她就会坐在床边,轻轻抚摸他的额头,哼着轻柔的曲子,安抚他的情绪,直到他再次入睡。

  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郭永秀还四处打听治疗胡永明疾病的方法和医院。她不辞辛劳地陪着侄子去各个医院看病,在医院里,她跑前跑后,挂号、缴费、取药,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面对医生,她总是详细地询问侄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给侄子筹集治疗费用,郭永秀省吃俭用,自己平时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但在给侄子买药和治疗上,她却从不吝啬。她还利用农闲时间打些零工,只为多挣一点钱,让侄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怀备至,温暖残疾嫂嫂

  在照顾侄子的同时,郭永秀也没有忽略对嫂嫂周发香的关怀。嫂嫂行动不便,郭永秀就主动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家里的家务她一手包办,从打扫卫生、洗衣服到做饭、喂家禽家畜,每一项任务她都做得井井有条。她知道嫂嫂喜欢干净,所以总是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让嫂嫂生活得舒适安心。

  周发香因为肢体残疾,内心比较敏感自卑。郭永秀十分理解嫂嫂的心情,平时总是主动和她交流,关心她的内心想法。她经常陪嫂嫂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嫂嫂讲述过去的事情。每当嫂嫂遇到烦心事,郭永秀总是耐心地倾听,然后温柔地开导她,让她不要把事情放在心上。逢年过节,郭永秀还会特意为嫂嫂准备一些小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却饱含着她深深的心意。在郭永秀的关心和照顾下,周发香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邻里称赞,弘扬道德风尚

  郭永秀孝老爱亲的事迹在红专村广为流传,她的行为赢得了邻里乡亲的一致称赞。邻居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表示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村里组织的各种活动,只要是宣传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的,都会邀请郭永秀去分享她的故事。她也从不推辞,总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更多的人,让大家明白孝老爱亲的重要性。

  在郭永秀的影响下,红专村的村风更加和谐,邻里之间更加团结友爱。许多年轻人从她身上学到了关爱长辈、照顾家人的道理,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一些原本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不太融洽的家庭,也在郭永秀的事迹感召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改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郭永秀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红专村的村民们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温暖和正能量。

  郭永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含义。她在亲人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爱和付出,为残疾嫂嫂和患病侄子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她的事迹虽然平凡,但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敬仰。

  

1

编辑:朱芸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