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千年李庄古镇:持续推进文旅融合 激活高质量发展“镇”能量

2025-08-08 10:12:00 来源:翠屏融媒

分享到手机

  在宜宾市东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坐落着千年古镇——李庄。

  这里珍藏着中式美学的古建魅力,流淌着“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豪迈气魄,书写下“文化抗战”的壮阔篇章。

  长江滋养了胸怀博大的李庄人,历史赋予李庄独特的人文底蕴。这一切馈赠,成为李庄蓬勃向上的宝贵资源,也成为文旅融合画卷上的斑斓色彩。

  李庄镇紧扣“文旅强镇”目标定位,以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通过李庄古镇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沿长江及宜长路两轴切入,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片、粮经复合发展片、农旅融合发展片,形成“一核两轴三片”发展格局。

  “中国李庄”精彩纷呈

  近年来,李庄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全力推进,实施景区基础设施、文物活化利用、产品体系打造、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15个。

  其中,月亮田景区完成“两馆一址一池一街34院建设”,重现同大迁川、营造之路等场景,展示李庄独特的抗战文化、长江文化、建筑文化。按照“1+N”模式(“1”指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N”指文化抗战机构旧址、名人旧居)已形成博物馆聚落,推出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栗峰山庄等陈列展览8个。

  整体形象的提档升级也伴随着文化内涵的持续挖掘与提升。李庄古镇景区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民俗体验、特色演艺以及以“李庄草龙”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借助“中国建筑科学摇篮”“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大师学者第二故乡”等金字招牌,成届制举办“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交流会”“中国李庄杯十月文学奖颁奖”“‘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等。

  每到傍晚,古镇更是热闹非凡,“一苇渡江”“茶耘舞艺”“掌灯仪式”等十余个常态化活动接连上演,深受游客喜爱。今年以来,李庄古镇景区以“景城相融、文旅创新、农旅共生”为核心路径,围绕不同季节特色,策划了超过1000场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与此同时,月亮田景区业态招引全面完成,文创店、剧本杀、旅拍等77个业态已投入运营,景区及周边现有餐饮671家,酒店民宿273家。

  90后李春艳不仅见证了李庄的蝶变,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2022年,她与团队伙伴将“仙芊阁”汉服店从古镇老街搬到了新建的月亮田景区,他们认为李庄古镇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月亮田景区也非常具有发展的潜力。

  如今,店铺的发展印证了当初的预期。李庄古镇火爆出圈,月亮田景区游人不绝。“仙芊阁”店面大了一倍,拥有各朝代风格的服饰500多套,店铺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全店收益也比当初有了显著增加。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一花二黄三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李庄特产,指的是花生,黄粑、黄辣丁,白酒、白糕、白肉。这些特色产业,也在文旅融合的热潮中迎来发展机遇,迎接成长挑战。

  到李庄游玩的游客在路过景区入口处时,或许会闻到时而飘来的一阵醇厚酒香。李庄白酒集团在此深耕多年。近年来,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该集团对产品品质、定位、设计等都做了调整。

  “从2019年起,我们就设立产品展示区,打开对外展示的窗口,让远道而来的游客零距离感受到‘白酒之都’的魅力。”李庄白酒集团执行董事汪锐认为,文旅融合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简单的“卖酒”,而是让消费者通过李庄的酒了解到李庄的故事。

  严格把控酒品质量,白酒口感由“爆香”调整为“绵柔”,邀请深圳专业公司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该集团于近年推出了极具李庄特色的“李庄窖池真年份”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融入了李庄码头文化、文化抗战、精神传承等内涵,设计上体现了李庄四绝、十六字电文、牌坊、瓦片等元素。

  “这个系列深受游客喜爱,去年这款产品在我们景区门店销量比例就达到了35%。”汪锐介绍,近期集团还推出了主打年轻市场的果酒系列,今后将继续加强品牌文化建设,让李庄白酒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活,影响力突破地域限制。

  在古镇里,一到饭点,餐馆里就宾朋满座。这餐桌上的“顶流”,李庄白肉自然当之无愧。李庄白肉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卫东经营了多年餐馆,文旅融合发展给像他一样的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何卫东对自己的店铺环境、服务、产品等进行了提升,用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他的店铺每天都要卖出约500斤白肉。人们在街巷中领略古建之美,在一道道充满锅气的食物中开始舌尖的惊奇体验。

  近年来,李庄镇做大“一花二黄三白”特色产业规模,围绕特色产业链条,建成7000亩酿酒专用粮基地、6500亩稻渔稻虾综合养殖基地,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75家,建成米酒酿造研究院,成功研发“十竹”“安沁酒”“渔先生”“虾小姐”等农特产品12个。叙府酒厂、李庄酒厂等8家白酒生产企业年产值实现1.8亿元,古镇景区花生、白糕、黄粑等土特产商户年产值超3000万元。

  乡村振兴活力十足

  今年的“五一”假期,宜宾城市周边游的代表李庄乡下的“如意原乡”玩得“有点野”。米酒龙虾音乐会上,中西音乐碰撞,民谣乐队歌手火力全开,米酒和炙热小龙虾让舌尖的味蕾跳起舞来;哪吒主题活动中,哪吒面部彩绘、滚铁环、非遗扎染、果蔬套圈、池塘摸鱼纷纷“上线”,孩子们玩得“安逸”得很;在如画的乡村美景中,农事体验和研学项目解锁超有趣的亲子时光……

  据悉,作为翠屏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如意原乡项目由李庄镇三个行政村组团发展,以高桥竹村、安石村两个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带动中轴双桥村联动发展。如意原乡以三村为基础,以农业为依托,以林地、山地为载体,布局“原乡本真、老小寻趣、新绿生活”三大核心定位,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打造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亲子游玩、研学教育、文化传承、度假康养、会务培训、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呈现农村的“新乡村、新场景、新生活”。

  在这片乡村热土上,文化中心、乡村书局、青年旅社、大屋基酒吧、竹编工坊、知竹公社等功能各异且兼具“颜值”的建筑破土而生。乡村生活打开了新图景,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在如意原乡拍出“情绪大片”,在田间地头感受乡土气息,在最亲近大自然的环境中看展、听歌、游玩。

  为了吸引游客,如意原乡还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农事活动不同时间节点推出相应活动。“每年最重要的活动有春耕季、丰收季,期间还穿插了不可思议劳动节、乡村嘉年华、稻田音乐节等各种村游活动,想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让更多游客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如意原乡项目运营方翠屏农投万垚企管公司运营总监吴琪介绍,开村以来如意原乡共举行各类活动120余次。后续如意原乡将根据“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导向,对旅行社推出半日游、一日游的微旅游产品;对亲子家庭推出一价全包的周末微度假产品;对银发一族推出连住优惠的多日游度假产品。

  此外,从2024年起,如意原乡开始发挥农业多样性着力农文教旅融合发展,打造自己的研学品牌“奔向大地”。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奔向大地”项目中体验到天工开物情景剧、竹编手作、活字印刷、造纸拓印、农耕以及自然科学的乐趣。

  如意原乡还深度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利用本土原材料开发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包括竹芯茶、安石米酿、竹根水、石里稻场大米等。此举不仅为本地农产品打开了新销路,也为游客提供了富有特色的伴手礼。

  目前,如意原乡已开设自营餐饮业态3个、民宿业态4个、配套业态7个、招商业态5个、农家乐11家。2024全年如意原乡共计接待游客约104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综合收入2100万元。

  从古街古巷到全新打造亮相的景区,从静谧的青砖黛瓦到生机勃勃的乡野大地,李庄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下一步,李庄镇将继续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培育、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中心镇“6大提升工程”和“5项改革措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宜宾新篇章贡献李庄力量。(记者 李清凌)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