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非遗晒醋“晒”出产业新路 酿造文明乡风
2025-08-26 15:01: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脉。近年来,富顺县狮市镇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中,以省级非遗项目“自贡晒醋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为抓手,通过制度保障、人才培育、产业融合多措并举,成功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文明创建注入强劲文化动能。目前,该项目已带动本地300余人就业,相关产品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千天百味贡醋产业园。
夯实根基,筑牢非遗保护网
非遗的根基在于保护。狮市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将非遗发掘认定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该镇通过建档、划区、定责,为技艺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助力其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支持核心传承单位“千天百味贡醋非遗工坊”建成120亩酿晒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天然晒场及晒醋展览馆,为技艺传承提供固定空间。该工坊及产品还成功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和“自贡旅游名品名录”,推动古老技艺从“深藏民间”走向“规范保护”。
非遗传承人汪立秋在指导教学。
激活传承,培育技艺新力量
非遗的生命在于传承。狮市镇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传承人主导、社会参与”的传承体系。通过实施“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支持工坊培养出市县级传承人2名,建立起50余人的传承人梯队。积极搭建多元传习平台:工坊内开设“非遗课堂”,并联合富顺文庙、自贡燊海井等景区开展活动,年均接待研学学生及游客超2万人次,让非遗“活”在当下。同时,尊重并延续“师带徒”传统,结合现代培训,确保“赤身锤压”“露天晒坛”等核心技艺细节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融合赋能,焕发产业新生机
非遗的创新在于赋能。狮市镇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路径,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支持工坊打造非遗研学基地、晒醋主题文旅项目,将其纳入“自贡县域经济教学路线”和“自贡市科普基地”,并联动方特恐龙王国等景区开展活动,主题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强化“非遗+创新”驱动:鼓励工坊在严格遵循古法(大火蒸煮、恒温发酵、千日晒陈等20余道工序)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口服醋”系列新品,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其产品在“国际发酵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赛事中斩获金奖、铜奖,实现了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链接乡村,照亮乡村共富路
非遗的活化在于惠民。狮市镇将非遗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针对曾是省级贫困村的马安村,该镇精准引导千天百味贡醋非遗工坊落地,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使晒醋产业园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目前,工坊提供稳定岗位50余个,年用临时工超1000人次,累计带动300余人实现务工增收,有效助力村民从“贫困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在非遗产业的带动下,马安村实现了从“无产业”到“有支柱”的华丽蜕变,先后获评“四川省四好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非遗保护成为驱动乡村蝶变的有力助推器。
“非遗保护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文化基石。”狮市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政策保障+创新传承+产业转化’的模式,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滋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