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社区的“幸福社区综合体”,是资阳市紧扣群众需求精准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也是四川省积极推动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的生动实践。资阳、雅安、巴中、攀枝花等新晋全国文明城市,正以一系列有温度、有智慧的创新实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足迹在四川雅安镌刻下深深印记,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遗产。作为全域革命老区,雅安拥有588处红色遗址,这些沉睡的红色印记如何唤醒?静态的精神财富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雅安,探寻红色文化传承“活起来”的密码。
摩崖造像散落山野,如何“活”起来?乡村面临空心化,如何焕发新机?基层文明实践,如何更精准、更有温度?资阳的答案,藏在“数智”二字中。这座川中古城,正以数智技术为翼,助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让文明融入城乡肌理,浸润群众生活。
从稻城皮洛遗址,到鸭子河畔三星堆;从古蜀道千年翠柏,到金沙遗址太阳神鸟,文明的火种在这里世代相传。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时代生机,成为滋养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记者行走巴蜀大地,探寻文明守护与创新的四川实践。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一边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管网升级、公园建设三大硬件工程,让城市“里子”与“面子”同步焕新,一边深耕文化惠民领域,通过丰富社区活动、打造全民赛事等举措,让文娱供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老破小”到“宜居地”的蝶变,从“文化渴求”到“精神富足”的跨越,洪雅用实干书写着“城市向新、生活向上”的民生答卷,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城市发展中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十月的雅安,秋意为这座城市晕染出独特的色调。漫步街头,你会看到“敬老爱老专线”在风景如画的熊猫大道上稳稳行驶,公园里回荡着欢声笑语,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如同流动的诗篇,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文明气息。
近年来,雅安市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紧围绕凝聚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乐进万家·爱在雅安”工作品牌,努力绘就文明实践崭新画卷。
雅州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社区里,道德模范的故事被居民们津津乐道;校园中,孩子们身着汉服演绎汉代礼仪;家庭中,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田;网络上,正能量短视频刷屏朋友圈……这一切,都源于雅安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坚持以文明培育为基,抓实典型引领,用制度护航、用榜样聚力、用文化浸润、用网络赋能,在雅州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德润人心、文以化人”的生动图景。
成渝之心、沱江之畔、智绘蓝图、文明薪传,这便是四川资阳。文化馆承巴蜀艺韵,博物馆藏资阳古韵,晏家坝续川剧今章,水巷子凝存雁江记忆,桂花社区书屋润少年心,向阳社区阵地焕文明新颜……
四百载“三崇文化”浸润,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以文化为根、创新为翼,绘就文明新图景 。修复“三崇堂”、打造老茶馆与乡创学校,让文化可触可感;村民自治定村规,党员带头破陋习,白事宴席从数天缩减至2天,礼金上限清晰明确;积分超市、最美家庭评选激发向善活力。如今,水泥路通家入户,垃圾分类成习惯,老人下棋、媳妇创业、村民载歌载舞,文明乡风与美丽村貌相映成趣,尽显新时代乡村的幸福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