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会历史上首支主火炬这样点燃,这一刻,中国式的浪漫具象化了!
2025-08-08 10:16:00 来源:川观新闻
8月7日晚上9时35分许,文体表演结束后,世运会开幕式迎来最激动人心,也是最“神秘”的时刻:点火仪式。
这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第一支主火炬。
主火炬。
点火仪式《梦想之光》开始,现场南北舞台两端,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与奥运冠军董栋手持火炬“竹梦”相向奔跑,击掌会合后来到秦皇湖边,点燃了中国滑水队四川籍运动员徐露和阿卢晓波手中的火炬。随后,徐露和阿卢晓波两人一手持火炬,一手拉绳索,在两辆快艇的牵引下,以尾波冲浪的方式,驰骋在秦皇湖湖面。
主火炬点燃仪式。
此时音乐响起,极具节奏感的鼓点声,持续推高现场气氛。据悉,这一段音乐,是由本届世运会主题曲《万千》的作曲者常石磊特别创作,他也是世运会火炬传递的120棒火炬手之一。
从空中俯瞰,深蓝色的湖面上,极具中国韵味的画面不断切换:水面上,两辆摩托艇似游鱼戏水,你追我赶;忽而,鱼儿散开,在水面上画出一颗大大的爱心后,又摇身一变,形似两只展翅凤凰,扶摇而去,最终汇聚于水面中央。
此时的湖面中,本届世运会会徽形状的点火台逐渐亮起,冉冉水柱从中喷涌而出,在空中汇聚成火炬塔。最后,两位点火手从台边划过时,灯光瞬时切换,涌动的水柱顶端,熊熊火光燃起。
这一刻全场沸腾。火炬“竹梦”成功点燃世运会史上首个湖面火炬塔,水火交融的奇观辉映蓉城夜空。
主火炬点燃仪式。
这也是世运会首次以“水火相融”技术点燃主火炬。如何实现的?据悉,在最初创意时,用什么材料设计火炬塔成为难点。导演团队多次尝试后,选用专业制作喷泉的公司,由本土团队设计制造,是一个专利产品。所有的装置都是定制好后,拿到现场进行装配调试。“每天凌晨2点到5点工作,因为白天看不见火焰,也有曝光风险。”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总导演胡晓粗略算过,喷泉团队实打实熬了起码20个通宵。
“火炬塔结构原理其实不复杂。”导演团队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它的外面是水管,里面包着气管,当水压足够强大时,能通过环形的喷泉口形成一个管道,再通过天然气产生燃烧效果。
相较结构原理,火炬塔背后的实际操作才是挑战。比如天然气的运送,水和气的科学比例、水和火的高度等等,这些都直接决定着“水火交融”最终的呈现效果:火炬燃烧稳定,火焰视觉可见。
主火炬点燃仪式。
据悉,本次世运会的火炬塔总高度为20米,其中包括带火12米。这个高度也为设计制作团队首次尝试。
为了防止在点火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团队还设计了点火辅助装置。据了解,在点火的水池中有一个水、空气和燃气的预混装置,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内层为燃气气柱,可在紊流状态下混合二次空气。外层则为喷泉水柱,由外部水柱控制高度。内部混合气柱游离于水柱周围,遇明火燃烧,如无法人工点燃,预混装置内的电子点火装置,可远程控制协助点火。
主火炬点燃仪式。
火炬塔虽水火相融,但遇到大风大雨怎么办?为此,团队前期进行了多轮测试。点燃了的火炬最高可防3级大风,中雨到大雨中正常运行,相当于用科技为火炬塔的点火装置上了“双保险”。
点燃火炬塔的方式也极有新意,充满运动元素和四川元素。导演团队介绍,首先尾波冲浪本来就是本次世运会的比赛项目,其次,两位点火手都为四川籍,在火焰燃烧的那一刻,他们放低身体,在水面上画出一个“爱心”,也诠释了人与自然、运动与和平的深刻联结。
据悉,这个特别的火炬塔是一个永久装置,为市民游客提供又一个地标性的打卡点。(记者 肖莹佩 吴亚飞 摄影 欧阳杰 华小峰)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