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刘旭飞 剪辑/罗园
四川文明网绵阳讯(记者 罗园 刘旭飞)7月16日,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研学实践活动第三站走进长虹双创基地。在这里,少年们不仅学习了科技发展、工业制造知识,更在与大国工匠的面对面中,读懂“坚守”与“精进”的分量。
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研学实践活动第三站走进长虹双创基地。
“机器的哪个部位是放杯子的?装咖啡豆的豆仓在哪里?当我们点了一杯咖啡,机器内部又是如何工作的?”……上午10点,在长虹双创科技工业研学基地,大家深入了解了智能咖啡机的运作流程,观摩从咖啡豆的研磨到咖啡液的萃取的全过程,直观感受工业设计中细节的重要性。在长虹精密电子制造厂电子元件组装区,少年们隔着玻璃看到贴片机以惊人的速度将微小元件精准贴附到电路板上,发出阵阵惊叹,深刻体会到科技带来的生产效率飞跃。
参观自动化流水线。(刘旭飞 摄)
参观注塑生产线。(刘旭飞 摄)
塑料颗粒是如何变成循环风扇按键、茶吧机舱门等成品的?在智能注塑工厂,少年们一边漫步参观,一边探寻着塑料颗粒的“变身之旅”——原材料经集中供应环节,按预先设置好的搭配自动化输送到不同机床,再经高温高压进入模具型腔快速成型,最后完成部件生产。1600多吨的机械臂精准抓取、搬运成品的场景,更是让少年们连连称奇,切身感受到智能制造的强大力量。
空气净化器模型制作。(刘旭飞 摄)
在空气净化器模型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先仔细了解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步步组装零件。来自广安市的“新时代好少年”涂依珊拿着小小的螺丝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试了好几次才把一个小零件安装到位,她笑着说:“原来组装这个小东西这么不容易,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尹朝晖与孩子们互动。
在“大国工匠面对面”活动中,在长虹工作35年、技艺精湛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尹朝晖,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与专注,来到少年们中间。54岁的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着自己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故事。
“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要想着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他讲述着一次次技术攻关的艰辛,以及对每一个细节的严苛把控,让少年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少年们踊跃提问。(刘旭飞 摄)
“如果机器能代替您的工作,您还会继续努力吗?”“这么多年遇到困难时,是否想过放弃?”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少年们高高举起小手,踊跃提问。尹朝晖一一耐心解答,还鼓励大家从小培养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活动结束后,“新时代好少年”李欣瑶在日记中写道:“今年是我学习舞蹈的第5年,今天听完尹朝晖老师的故事,我深受触动。未来,我会像他那样坚守初心,在舞蹈之路上不断精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