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立德树人耀酒城 同心筑梦育新人——2025年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项目大赛成果丰硕

2025-10-29 16:4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泸州讯(泸州市文明办)红色剧目浸润心灵,非遗工坊传承文脉,心理团辅呵护成长……2025年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项目大赛自8月启动以来,经过广泛动员、严格评审,15个创新性强、实效性好的优秀项目脱颖而出,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新活力。
  创新载体 红色基因植根心灵
  泸州市以创新形式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泸州市忠山学校创排少儿川剧《蝶别》,首次将红色题材与传统川剧融合,通过沉浸式演出讲述革命故事,已演出8场,覆盖1800余人次。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红色法治文化展”,融合党史与法治教育,接待全市32所中小学参观,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各项目坚持创造性转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田。泸县百和镇学校将省级非遗“百和莲枪”改编为课间操,实现非遗与体育教育融合,全校1200余名学生人人习练。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打造沉浸式油纸伞工坊,构建“认知—体验—创作”教学模式,累计吸引500余名学生参与,制作作品280余把,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精准施策 阳光成长温暖童心
  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项目注重系统干预与精准引导。叙永县摩尼新苗实验小学构建“正言、正行、正心”德育体系,通过课程与活动培育积极心理。江阳区彩凤教育咨询服务部研发“认知—行为—家庭”三级干预模式,开展防沉迷团辅与家教指导,惠及200余个家庭,有效改善亲子关系与学生心态。
  融合联动 文明实践护航成长
  多元主体协同构建未成年人关爱格局。泸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家教+司法保护”项目,通过情景模拟普及法律知识,覆盖8300余人次。蓝盾志愿者协会组织防沉迷公益宣讲,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级网络,服务3000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市文明办表示,此次大赛是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与创新探索。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通过开展丰富多元、生动有趣且极具针对性的项目,精准回应了未成年人在思想、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大赛不仅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更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搭建了交流互鉴、共同提升的优质平台,有力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徐艺嘉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