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始建于1969年,由原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攀枝花市第四初级中学校、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整合而来,是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学校,现有本部和金江两个校区,包含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三个学段。学校本部坐落在中国“钒钛之都”“阳光之城”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金江校区坐落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
办有温度的教育
学校植根英雄攀枝花,阳光教育特色鲜明。以“让每一个生命充满阳光”为文化内核,以阳光德育、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活动四大办学特色为载体,坚持面向未来,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机制,着力培养“有中国根基世界眼光的优秀少年”,着力铸就“中国西南阳光教育卓越品牌”。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等3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
做幸福的点灯人
一个人的优秀只是一株孤独的“盆景”,一个集体的优秀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用诚挚的教育理想、朴素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验学校铸就了共同的教育梦——帮助每一个孩子以好品行、好学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这个大家庭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67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校级名师工作8个;高级教师71人,硕士研究生25人。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以“发现”和“成就”学生为己任,在市实验学校这方热土上执着追求有品质的教育生活,做学生幸福人生的点灯人。
打好人生底色
在攀枝花市实验学校,老师们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未来发展。学校坚持将“以德润心,以爱育人”的阳光德育理念融入到育人工作全过程,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育就健全品格。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志愿者活动、团队会、重大节日活动、劳动实践、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大思政课”教育,积极构建了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育人格局。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成长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和经典对话,与圣贤为友。学校高度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持续开展“经典诵读”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活动、“阅当夏·趣自然”、“星阅寻梦”等假期阅读活动,通过亲子读、师带读、结对读、吟唱读、写书评等多种形式诵读经典,涤荡心灵。
在近三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中,攀枝花市实验学校获省级奖28人;市级奖48人。《新教育之“书香校园”阅读实践研究》连续两年荣获市级教育综合改革评估“优秀”等级。
“三园联动”促使劳动教育真实发生。为了使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探索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的劳动教育,实验学校以“校园、家园、田园”为主要场域,形成了“三园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学校从技能培训、场域打造、评价体系三方面协同赋能,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程,通过学生打扫自己学习生活的教室、学校的公共区域以及维护的学校绿植来体会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
“双减”后,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探索劳动课程的特色家庭作业,学生回到家中承担家务劳动,在劳动中感受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建设了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阳光农场”劳动基地,从松土、整地、播种到施肥、浇水、日常养护,均是师生协作、亲子合作;各科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研究植物结构、撰写成长日记。2021年“阳光农场”收获各类蔬菜水果4000多公斤。同学们在亲历的农庄活动中体验幸福,在丰硕的收获中享受幸福,在田园之诗中感受成长的轨迹。
悄然间,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校园、家园、田园中拓宽了劳动课程的宽度,延伸了劳动课程的深度,实现了从劳动教育到学科教育,到美学和体育的延伸与融合。
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则是教学质量的核心。攀枝花市实验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以“导·学·展·讲·练”的阳光课堂模式为纲,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场”。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的舞台,开展师生、生生激情互动并辅之以多元评价,最终形成了实验学校独树一帜的高效课堂。
学校引领每个学科大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整合资源,回归学科教育本源:教师精教少讲,学生自主探索,挑战自我,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地方。
近三年,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展评课比赛中,21人获省级奖,81人获市级奖。学校连续荣获全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
体验成长之美
幸福的教育,是一种“唤醒”,优质的教育,重在“选择”。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唤醒学生的激情和潜能,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在“阳光教育”的基础上开发了“学海泛舟、阳光生活、美时美刻、创意无限、我形我塑”五大阳光课程,开发了武术、定向运动、球类、田径、舞蹈、健美操、软陶、3D打印、阳光农场、车床加工等20余个门类课程。
这些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人们熟悉的以知识为纲领的课程设置,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想要强调的不是“我们要教给孩子哪些知识”,而是“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这些课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真正在课程学习中动起来、乐起来,让育人目标回归生活本位。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以体育人,强体质;以美育人,陶情操。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坚持办好一年一次的体育节和艺术节,开展多彩阳光体育与艺术特色教育,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好体育课、艺术课的同时,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有效利用学校资源,通过扎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1-2项艺术特长,确保每名学生毕业时至少具备1-3项体育艺术素养,为学生体质健康、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艺体社团更是在各级各类比赛脱颖而出,健美操社团先后获得5项全国一等奖和多项全省第一名;定向运动连续5年荣膺省冠军,青少年武术在省锦标赛中屡获金牌,在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连续4年荣获省一等奖。学校合唱团被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优秀学生艺术团”称号;近三年在各级各类艺体、科技创新比赛中,学校有3000多人次学生获奖。
“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这是好学校的标准,也是好学校的魅力。仰望时代的天空,教育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教育的长河,师生情怀绵绵不断。如今,攀枝花市实验学校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必将踔厉奋发、笃行实干,奋力谱写攀枝花教育崭新篇章。
编辑:编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