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之窗

燕窝城的旧梦重温

2025-08-18 09:3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燕窝城的旧梦重温

刘飞 (四川)

  岁月悠悠,那个夏日午后的记忆,如同陈年老酒,愈久弥香。在川东北那片广袤的小平原上,田城开江水口庙村静静地守候着一段过往,而燕窝城,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古老村落,更是仿佛被时光轻轻按下暂停键,藏匿在红花山的怀抱中,不为外界所扰。

  燕窝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与温馨。它坐落在群山之间,四周的山峦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中间的槽沟,宛如大地的一道裂痕,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每当晨曦初照,整个村庄便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谧而深远。

  那是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新修的乡村公路,洒落在老屋的窗前。屋内,年迈的母亲静静地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她逝去的伴侣——父亲的遗影。照片中的父亲,面容俊朗,眼神坚定,仿佛正凝视着远方那条尚未修通的泥路。母亲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相框,仿佛在触摸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与父亲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那时候啊,”母亲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如同山间的溪流,缓缓流淌,“去普安镇赶场,要翻二十多里山路。你爹总说,等修了路就好了。”她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处那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怀念。然而,那条父亲期盼已久的路,他终究没能等到亲眼见证它的建成。

  老屋的藤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座位。他常常坐在这里,望着四面环山的夹皮沟,思考着来年的收成,计划着家庭的未来。如今,藤椅依旧,却已物是人非。只有阳光依旧洒落在上面,流转着岁月的痕迹。

  随着暮色渐浓,母亲起身点亮了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她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与记忆中父亲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他们从未分离。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让人不禁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咱们燕窝城啊,就像个燕窝,虽然偏僻,但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时光荏苒,转眼间,那个曾经年少的孩子,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燕窝城,走进了繁华的城市。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无法忘记那个养育我的地方,无法忘记那些与父母共度的美好时光。多年后,当我再次打开那个尘封的木匣子,那张泛黄的照片依然静静地躺在里面,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往事。

  照片中的父亲依然年轻,站在红花山下,身后是那条泥泞不堪的小路。而如今,那条小路早已被宽阔的柏油马路所取代,燕窝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内心深处,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却从未改变。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想起燕窝城的那些日子,想起母亲在暮色中的叹息,想起父亲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知道,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瞬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苏醒,如同山间的晨雾,温柔地包裹住他漂泊的灵魂。

  如今,站在城市的高楼之上,我再次打开了那个木匣子,那张泛黄的照片再次映入眼帘。恍惚间,我仿佛又听见了老屋藤椅的吱呀声,听见了燕窝城的鸡鸣犬吠,看见了那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以及公路尽头那座被群山环抱的古老村落。

  山围着山,像永远解不开的结;而路,终于蜿蜒着伸向了山外。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燕窝城都是我永远的根,是我灵魂的归宿。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