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
2025-08-27 10:24: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刘婷
2025年8月1日早上7点,在这个对军人特殊的日子里,袁倩从箱底拿出军装穿上,她举起右手敬着礼,脚下踢起了正步。每年这个时候,她都要完成这套动作,沉浸在“重回部队”的氛围中,并提醒自己的“身份”。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袁倩一下呆住了,这么早谁的电话?“战友好!我是汤班长,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给你打个电话,我看到你抖音里为群众卖山货,找到你的联系方式,退伍后你还是那么优秀,不忘军人本色,向你致敬!”听到战友的声音,袁倩十分激动,分别11年的战友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关心和夸奖,让她平时工作的辛酸、那不被人理解的委屈,甚至为农带货听到的冷嘲热讽一下子全涌上心头,她在电话这边哭泣中带着微笑。
2012年12月她应征入伍,2014年12月退役复学,毕业后考入南江县桥亭镇人民政府。2022年,她被县委、县政府选派至浙川东西部协作(东阳-南江)健康食品产业园攻坚队,并担任南江县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四川劲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师”,现被组织委派到供投公司协助企业经营发展,积极为南江农特产品代言。不论在乡镇还是在企业,袁倩始终以军人特有的素质和能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一项项优异成绩。她总以执着的军人“信念”追求工作的完美,追求新时代女性的魅力,追求人生价值的高度!
女干部同样出色
2016年,23岁的袁倩大学毕业,她父母考虑她是一个女娃儿,让她留在县城工作经营家族生意,但她主动要求到乡镇工作。到了乡镇,领导考虑她一个城里来的女娃儿,安排她在社会事务办工作,她却又主动要求驻村。别人嬉笑着说:姑娘哦,农村工作复杂,也不好搞,狗还多得很,领导给你安排轻松工作你还不要。面对这样的言论,袁倩总是用坚定的语气说:“谢谢你的好意,我是军人出身,让我上战场我都不眨眼睛,还怕狗不成?请你们不要戴‘有色眼镜’看我们女干部!”
刚到乡村工作就遇上了如洪水猛兽般的新冠疫情,袁倩与大家一道搞宣传、组织查核酸、做安抚、搞排查。在那紧张的时候,十天半月不回家、不洗澡都是正常的。最让她揪心的是小儿子发高烧,她本来请了几天假,但当她在工作群里看到同事们还有很多工作,她毅然决然地将正输液时抱紧她另一只手的小儿子的手掰开,交到母亲手上,听着儿子的哭声冲出医院,回到工作岗位。因为她知道,小家需要她,而大家更需要她!在脱贫攻坚期间,她担任上两村第一书记,每日奔走于村民家中、穿行在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深入钻研每一条扶贫政策,认真倾听每一份脱贫意愿。从最初对扶贫工作懵懂未知,到后来得心应手,她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全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无论是致贫原因、收入状况、身体现状、脱贫诉求等等,她都能娓娓道来。也正是因为她出色的工作表现,让村民们逐渐放下了对女干部的“偏见”。2018年,她获得“优秀驻村干部”荣誉称号。谈到袁倩,大家都称赞道:其实女干部同样很出色!
其实工作之余,大家很有兴趣探听袁倩的军营生活,她也乐此不疲地回忆并与大家分享,谈起在军营里的青春岁月,她满怀自豪。她所服役的部队是战略导弹部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军事训练非常辛苦,训练的强度不亚于男兵,但最苦的还是业务学习。作为话务兵,熟练掌握和背诵电话号码是基本功,掌握单位各部门数千个电话号码是必备技能,而且要求反应迅速而准确。在业务考核中,她还获得连队“优秀话务兵”称号,并圆满完成了数十次演习保障任务。
退伍军人也是经营企业的能手
2022年,袁倩被选派至浙川东西部协作健康食品产业园攻坚队。作为全省重点项目,这里工期紧、任务重,大年初三当万家团圆时,她已和5名攻坚队“战友”闻令而动,进驻工地开启奋战模式。面对施工现场交叉作业的重重矛盾,她总是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解。一次调解中,一名施工人员因安全隐患整改问题不愿停工,打电话时言语过激,但袁倩始终不卑不亢:“排除安全隐患才能进场施工,这是底线。”有人劝她:“你一个女同志,不必这么较真。”她却坚定回应:“我当过兵,关键时刻更要冲在前,没什么好怕的!”转身却悄悄拭去委屈的泪水。深夜核对工程数据、监督安全施工时,她总能坚持到最后,队员心疼劝她休息,她笑着拍拍身上的“精神迷彩”:“这身骨头在部队练过,扛得住!我们多一分细致,进度就多一分保障,对每个施工队伍、每名工人负责,才能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
在她和队友的合力攻坚下,项目累计代办各类手续120余次,协助企业签订购销合同180余万元,完成16万平方米场地平整,推动项目实现投资6.3亿元。凭借出色的营销与协调能力,2023年袁倩被四川劲华控股集团聘为“技术总师”,她以军人特有的执行力助力企业完成180万元销售业绩,用实力证明了军人在市场浪潮中的战斗力。
2024年,袁倩被委派至供销社下属农业企业协助经营发展。她迅速聚焦企业发展痛点,推动优化组织体系建设,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并创新通过创意微短剧扩大品牌影响力,短短一年就让业务覆盖全县32个乡镇。为精准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她推出“个性化订单模式”农事服务,农户可从“耕、种、防、收、烘、储、销”全链条中自由选择服务环节,由企业统筹提供“单环节”或“多环节”定制化服务。这一年,她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面积达4990亩,服务农户近千户,帮助企业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600余万元,助农增收360万元,上缴税收20万元。
如今,当地农户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提起袁倩,老乡们总笑着竖起大拇指:“这个女兵真不简单,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军人的信誉带来群众的幸福
在省、市、县各级宣讲平台上,袁倩身着笔挺的军装,用清亮而激情的语言讲述着南江这块红色土地上过去到现在的人和事,因为她优异的宣讲,她被评为巴中市第八届十佳退役军人、巴中市红色宣讲员、南江县最美乡村代言人。“我有这些平台和粉丝,还有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信誉,我必须让这些优势为南江的特产、南江的群众带来实惠!”袁倩将铮铮誓言努力变为现实,她化身乡村代言人,利用周末做起助农自媒体。光雾山镇落旗山的村民差不多搬迁到山下或城里,居住深山一辈子的伯娘已经80多岁,她儿子媳妇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也搬去了山下,但伯娘始终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死守那些“财产”不愿离去。
2024年9月,伯娘身体极度虚弱,但不论怎么样就是不愿离开老家,最让她放不下的是还有未取的几十桶蜂蜜,没有卖出去。对这位8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可是笔“巨额财富”。考虑到深山蜂蜜的品质,同时也是为了了却伯娘的心愿。袁倩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络当地的新农人,在无人烟无信号的深山攀爬8个小时才到达,当晚几个人取了蜂蜜,第二天又艰难背到山下,经检测合格,严格按工序、按质量、按要求进行封装,并通过抖音卖给了全国各地的粉丝,为伯娘解决“大问题”。一年后伯娘去世,她弥留之际还在喃喃地说:袁姑娘是个好人!
据不完全统计,袁倩一年52个周末,半数时间她都在深山奔波:在悬崖边收野生猕猴桃、在竹林里寻土鸡蛋……她磨破了几双鞋,晒黑了红红的脸颊。她独自完成素材采集、文案撰写、视频剪辑。她的助农视频观看量超300万人次,为老乡们销售农产品达50余万元。很多人曾质疑,“袁倩干这又苦又不赚钱的事图啥?”她只微微一笑,只为一个信念!
从军营到职场,从攻坚一线到助农田间,退伍军人袁倩始终带着军人的硬核作风与赤诚初心,一日参军,永为军人!这就是袁倩的信念。正因为这个执着的信念,她不服输,不怕难,胸怀坦荡,敢于挑战,开拓奋进,在不同岗位上书写着“退伍不褪色”的奋斗篇章。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