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绵阳:用文明的力量锤炼城市温度
2020-08-25 16:07:00 绵阳日报
分享到手机

 

  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绵阳的脚步一刻也未停歇。

  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华灯初上的傍晚,当你走出家门,都会在不经意间邂逅文明:绿树掩映的公园、广场上,人们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享受着绵阳城市发展带来的惬意;居民小区里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绵州大地处处沐浴着文明新风。

  文明城市建设,不仅打造了绵阳这座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

  自2011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保持这一殊荣“三连冠”,绵阳人孜孜不懈追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锤炼个人修养到弘扬社会新风尚,文明已成为内化于心的本能,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

志愿者在交警带领下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标注绵阳城市的精神坐标

  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必然是一次接地气、连民心的群众性实践活动。

  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绵阳在大局下思量,在探索中前行。绵阳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持续深化。

  漫步绵阳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校园内外,一幅幅造型清新别致、内容健康向上的公益广告,完美地融入城乡景观、融入百姓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根植于百姓心间,不断积聚起强大正能量。

  在绵阳的城市中心,涪城区精心打造的志愿文化广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元素有机融合。劳动模范、美德少年、身边好人、献血先进……荣誉墙上34位绵阳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事迹引导过往人们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场旁的休闲长廊,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成果、最美绵阳十大人物等展示,贯穿整个广场,充分展现了主题广场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希望通过身边的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站上道德建设的‘大舞台’,让‘道德’之力化无形为有形,有效增强市民的道德意识,激发大家的道德自觉。”涪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绵阳与文明同行,步履铿锵。绵阳市把公益广告刊播作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作发放以文昌年画、三台剪纸等绵阳非遗文化形式的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打造了江油市积善园、涪城区核心价值观一条街、兴力达志愿文化广场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58个。

开元路社区开展“相伴成长童心飞扬”关爱未成年志愿服务活动

  新时代“雷锋”焕发绵阳人民的道德群力

  每年如约而至的《道德的力量》颁奖典礼,如翻开“绵阳好人故事书”,让市民在其中寻找到身边人的平凡力量。日前,“第五届绵阳市道德模范”和“感动绵阳人物、最美绵阳人物”评选结果公示。

  记者打开“感动绵阳人物、最美绵阳人物”评选公示名单发现,绵阳市援湖北医疗队(集体)、绵阳四〇四医院丰谷病区(集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有突出表现、受到上级表彰表扬和奖励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医护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各行各业劳动者和热心群众赫然在列。

  对这些“绵阳好人”点赞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在行进中迸发出的道德光芒。绵阳在全社会持续性、全方位、多形式地营造“传承道德力量、弘扬美德树新风”的氛围,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掀起道德典型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热潮,让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站上道德建设的“大舞台”,让“道德”之力化无形为有形,有效增强市民的道德意识。

  外卖小哥冯仕海在疫情期间,总是不停地穿梭于这座城市,给市民送菜、送药、送各种生活用品……“有一次看到新闻说外卖小哥是城市的摆渡人,我就觉得这个词特别炫酷,让我特别骄傲。”冯仕海说。

  在疫情暴发后,冯仕海第一次接到配送地点404医院发热门诊的外卖单,接单时,他心里有点打鼓。但看到订单上的留言:小哥,你也要保护好自己,辛苦了!朴实的话语,真实的情感,一时间,真情和大爱在绵阳涌动,善与美背后承载的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力量。

  据统计,近年来,绵阳推荐的于敏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刘绍英、张信威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评为四川省道德模范,110人评为市级道德模范,23人当选中国好人,156人当选四川好人,50人被评为“感动绵阳人物”、50人被评为“最美绵阳人物”;140人被评为绵阳市“脱贫达人”,10人被评为绵阳市“最美快递员”。

千名环卫工人一线清淤

  志愿者服务诠释绵阳人民的爱心善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激发了人们心底孕育着的善的因子,激励着广大志愿者自发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用最真诚的服务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时间的指针回拨。今年3月,绵阳市广泛开展“‘疫’线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雷锋精神在绵阳战“疫”一线闪亮。

  “一定要遵守,不准串门!”疫情发生后,党员志愿者侯旺成站了出来,与村民一起组成义务宣传车队;在平武县坝子乡,“科技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两不误,携手共战疫情,“双服务”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防护网……在疫情防控中,全市1.2万余个志愿组织和群众组织、12.3万余名志愿者战斗在一线,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8月10日起,绵阳市今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强势来袭”……8月16日11点45分,新桥镇复兴社区家住一楼的范大爷,家中进水被困,驻村干部李雷趟着齐腰的洪水进入范大爷家中,成功将范大爷背出转移至安全地带。短暂地休息,李雷又前往营救被困群众的现场。

  遍布绵州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志愿者服务,将学雷锋做好事从单一的口号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和常态。

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

  目前,绵阳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7762个,注册志愿者达到89.6万余名,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绵阳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大力完善志愿服务总队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建立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3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30个、志愿服务广场14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如何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目前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实践所75个、实践站895个、实践点515个。

  发展中的绵阳,行进中的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志愿服务从现实温暖到网络呼应,文明创建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涌现着道德模范和文明典型……文明绵阳向我们走来。(记者郭若雪/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