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讯(罗园)山水之间的灿烂舞台、交相辉映的炫目霓虹、悬崖峭壁上的梦幻投影……惊艳的视觉效果使夜幕下的活动现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10月10日晚7时40分,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4“我们的节日•重阳”四川省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内江市威远县举行。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代表、当地干部群众等欢聚一堂,在穹窿山水间赏非遗、看表演,感受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此次活动以“孝满巴蜀·情浓威远”为主题,由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内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威远县委、威远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推动全省各地掀起重阳节文化活动热潮。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现场
精彩晚会 共庆佳节传承美德
启动仪式演出分为“情满重阳·源远流长”“爱满重阳·情深意长”“孝满重阳·久久长长”三个篇章进行,既有荣获国家级奖项的内江原创舞蹈《盛开的羊角花》,也不乏展现本地风土人情的川剧《梨园重阳》、情景表演《和祥重阳》等节目,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为了深入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让美德代代相传,启动仪式还特别邀请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来到现场,与大家共度佳节。
“中国好人”蔡小彬分享孝老爱亲的故事
“中国好人”蔡小彬是威远县连界镇国防村村民,自幼双亲缺失,由奶奶抚养长大。为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蔡小彬放弃了省外的高薪工作,回到奶奶身边,带着奶奶一起出嫁,用深情陪伴写就了“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动人故事。“通过言传身教,我的两个女儿深受影响。奶奶还在世时,孩子们常常帮着做家务,抢着给老人喂饭、喂药、按摩。我相信,这种爱和孝道是会传承的。”她在现场深情地说。
“援非10年,每逢佳节,思念殷切。常常为不能好好陪伴家人、照顾长辈而心怀愧疚……”晚会现场,远在非洲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发来视频,诉说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年60岁的杨华德是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10年来,杨华德主持水稻新品种选育,成功解决布隆迪稻瘟病的历史难题,将杂交水稻种植成功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业农村领域致富带头人和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杨华德的妻子杨菊芬在现场观看了晚会,她表示:“华德说过要把咱们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非洲,让他们吃上饱饭。现在他做到了,我们一家都为他感到自豪。”她还深情叮嘱丈夫:“你好好保重身体,家里的事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家人,等着你平安、健康回家。”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尊老、爱老、敬老’在节目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观众罗敏看完演出表示,此次晚会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孝德融入歌舞、诗词、戏曲之中,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令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晚会中讲述的先进典型的故事也让人深受感动,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节目《九月九的酒》
节目《心有所蜀》
晚会将重阳诗词融入其中
多彩活动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晚会,主题文化活动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展示文明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多元素展示四川地域特点、文化特色。
市民观看牛灯舞展示
“做起活路唱起歌,人人说我快乐多,一年四季勤耕种,收了粮食笑呵呵……”当天下午2点30分,在威远县婆城公园内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聆听观看。石坪山歌第三代传承人孙传相领着几个村民在舞台上唱着山歌。
石坪山歌是威远县观英滩镇及周边镇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山歌,源于先民劳作,融合了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以丰富的曲牌调式、生动的歌词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天下午,以石坪山歌为代表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在“赓续文脉・魅力重阳”非遗展示文明实践活动中,人们近距离欣赏到牛灯舞、新场翔龙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情暖金秋・爱在重阳”登高活动鼓励大家登高望远,打卡集“五福”;在“强国复兴・翰墨重阳”书法绘画大会活动中,当地老中青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或书写诗词歌赋,或绘制山水花鸟,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场还设置了投壶、猜字谜、摸福等多种趣味游戏,多角度、多形式的互动体验让老年朋友和过往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威远特色风情和传统文化魅力。
市民排队兑换糖画
76岁的张正群老人在参与完非遗打卡、猜字谜、触摸“福”字、投壶以及书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后,成功集齐了“五福”,并兑换了一份精美的礼品。她满面笑容地向记者分享道:“如今祖国越来越强大,孩子们也都十分孝顺,我们的晚年生活真是幸福美满。家门口就是公园,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了。”
刘秀英用轮椅推着83岁的母亲,看完了所有的展演节目。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她心里十分满足,她说:“孝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珍惜与老人相处的每一刻。”
老人们载歌载舞迎接重阳佳节
孝老敬老 弘扬文明新风尚
同一天,在甘孜州康定市,2024“我们的节日·重阳”四川省主题文化活动分会场活动举行。现场组织开展了文艺汇演、“传承美德 孝老爱亲”主题观影、健康讲座与义诊及“候鸟迁徙的时光之旅 镜头下的生态乐章”主题候鸟迁徙摄影展、敬老院慰问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重阳节系列主题活动,用点滴爱心弘扬新时代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
“重阳佳节,是老人的节日,更是年轻人孝老爱老的节日,是对中华美德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我们的节日。”带着孙女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李群辉表示,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有文化、有内涵、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的节日常过常新,永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重阳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佳节,承载着敬老孝亲的中华美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四川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核心,着力打造并擦亮“德耀巴蜀”品牌,通过深化“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推动孝老敬老文化的建设,大力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心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共同为老年人营造美好的晚年生活。此外,四川各地还通过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群众在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并培养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
今年重阳节前后,四川省各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本地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团结奋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