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至今保留着爷爷一张泛黄的照片,它寄托着我们全家人对爷爷永远的思念。”9月4日,陈乔作为抗战烈士遗属代表,在四川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发言,分享他和父辈谨记爷爷陈修文烈士的遗训,传承红色家风的故事。
陈乔说,那张照片是1939年陈修文从陕北寄给家人的,照片背面是其亲笔写下的一段文字:昆仑山之高,黄河水之长,打走日本帝国主义,再回来与母祝寿称觞。“可这‘回来’的约定,爷爷却一直没有实现。”陈乔说,这句写在照片背面的铿锵话语,表达了陈修文誓死抗日的决心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我想,这也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陈修文烈士出生在四川南充,从小修文演武、立志报国。全面抗战爆发后,陈修文坚定“要抗日就必须依靠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毅然辞别家人,徒步千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陈修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转战山西、河北、江苏等地。1942年7月,大批日伪军突袭新四军军部总医院,正在住院的陈修文组织轻伤病员编成战斗队,在掩护医务人员和伤病员安全撤离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4岁。
“爷爷牺牲时,我父亲尚且年幼。他一生未见过他的父亲,成为终生遗憾。”陈乔说,家里的“传家宝”是抗战期间陈修文给家里寄回的7封家书,家书中既有陈修文“长征昭昭自有意,国家民族少年事”的豪迈情怀,也有“君既有心救国家,为难任难敢怨他”的赤胆胸襟。“我父亲始终谨记爷爷家书中的遗训,退休后长期投身于关心下一代的事业,向广大青少年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爷爷的烈士证和家里悬挂的‘光荣之家’牌匾一直提醒我们,正是有像爷爷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践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铮铮誓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兄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决不能给爷爷的英名抹黑。”陈乔说,多年来,他和哥哥们时刻铭记教诲,传承红色家风,把爱党爱国作为人生信条。(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