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热点

一支“绿手环”吸引全省观摩

2025-09-19 08:41: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9月16日,南充市蓬安县新园乡宽敞沟村的“绿手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当天,来自全省21个市州生态环境系统的工作人员来到南充,观摩“绿手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模式。“绿手环”志愿服务为何引得全省观摩?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宽敞沟村组织的“绿手环”志愿服务活动,翠冠梨种植大户张德勇几乎从未缺席,这还要从他那片100多亩的翠冠梨梨园说起。
  “以前的梨别说卖高价,能脱手就不错了。”张德勇说,以前种梨全凭老经验,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结出的果子形状不美,口感不统一,只能以不到3元一斤的价格出售。
  转机,来自“绿手环”志愿服务进村。志愿者中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带来了“减药减肥、增施有机肥”的生态种植方案,还教大家用物理办法防治病虫害。
  “现在精品果产量大幅提高,能卖到6块一斤。”张德勇说,梨园的蜕变,让他主动加入了“绿手环”,成为铁杆粉丝。
  “光说环保重要没用,得让老百姓看得见实在的好处。”宽敞沟村第一书记张果林介绍,村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最美庭院户评选、一次守护家乡河等活动,长期开展变废为宝废弃农资包装分类回收。参与相关活动可获得“绿苗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作为全省首支专门面向农村群众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绿手环”要解决的是乡村环保志愿服务哪里做、谁来做、怎么做的难点。
  “‘绿手环’的核心是搭好县—乡—村三级阵地的‘骨架’。”南充市蓬安生态环境局局长任红东介绍,县一级负责制度规范、统一形象、活动组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驿站,统筹负责本乡镇志愿活动的日常开展、管理监督、经费保障等;村社活动室建“源点”,带动群众开展环保活动,解决环境问题投诉,发放“绿苗积分”等。
  谁来做?当地组织了三支志愿队伍。环保、农业、文旅等部门人员组成机关志愿者送政策送技术;高校、农科院的专家志愿者结对帮扶,解决产业生态难题;此外,动员返乡大学生、老党员及爱心人士组建社会志愿队,走村入户开展环保宣传。
  怎么做?“绿手环”通过党建引领、积分激励、监督反馈机制,让参与者尝到甜头。河舒镇驿站志愿者陆刚介绍,群众反映环境问题,小问题3天内村里解决,大问题报县中心统筹处理,“有激励、有回应,大家才愿意跟着干。”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绿手环”的探索,正是以志愿服务为桥梁,把要农民参与转化为农民要参与,让生态文明意识从入耳到入心,再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记者 张蒙)

编辑:向真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