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热点

长篇童话《器成千年》 让三星堆文物跨越千年“对话”孩童

2025-09-29 08:3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德阳讯(记者 罗园)如何让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在孩子们心中焕发生机?9月27日,在2025三星堆论坛上,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带着她的作品《器成千年》向记者揭晓了答案。
  这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是国内首部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新发现为主题的长篇童话。讲述了一团叫“堆堆”的泥巴历经三千年,从古蜀国来到当代三星堆博物馆的奇遇,既铺展开一幅灿烂神秘的古蜀国文明画卷,又生动描写出考古工作者守护文明的工匠精神。
 
长篇童话《器成千年》。(受访者供图)
  “《器成千年》的诞生,是我与三星堆多次‘邂逅’的结果。” 李姗姗回忆,当她一次次站在三星堆遗址前,看着那些穿越千年的文物,便萌生了用童话语言讲述文物故事、把这份震撼传递给孩子的想法。
  这份想法从萌芽到落地,离不开多方协助。2021年,李姗姗的创作计划,得到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力支持。随后的2021至2022年,她更是扎根三星堆遗址,开启了长达一年的“沉浸式创作”:整整一年里,她与考古工作者们同吃同住,参与见证了三星堆众多文物的发掘和修复工作。挖掘文物时考古人们的严谨与细致,文物修复时毛刷拂过文物的轻响……这些都成为了最生动的创作素材,也被李姗姗写进了自己的“考古日志”里,成为《器成千年》中最鲜活的素材。也正是这份 “亲历感”,让书中的文物真正“开口说话”,打动了无数读者。

李姗姗(左二)在分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3年1月,《器成千年》正式出版,很快收获广泛好评:不仅入选多所中小学共读书目,还引发了跨学科学习热潮——孩子们循着书中的故事,主动查阅三星堆考古资料、尝试绘制古蜀文物、探讨文明演变,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愈发浓厚。
  “现在的孩子习惯了碎片化信息,很难静下心专注做事,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也需要提升。”谈及创作初衷,李姗姗坦言,文物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孩子耐心,就像修复师几十年如一日沉潜于文物的细枝末节;它锤炼孩子意志,好比考古队员在野外跋山涉水,只为探寻文明的痕迹。
  如今,李姗姗仍在延续“文化遗产+儿童文学”的创作路径。今年,她将推出新作《青铜神树》——这部原创儿童小说以三星堆文物修复、科技考古为背景,讲述小主人公穆佳树与父亲、爷爷三代人,在参与青铜神树修复过程中发生的温情故事,进一步拉近孩子与考古工作的距离。此外,重庆大足石刻、广元翠云廊等文化遗产主题的童话,也已列入她的创作计划。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青少年关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李姗姗说,她期待孩子们能在课外主动钻研中华文明,让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陈晓芸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