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热点

致敬向善力量!四川3人荣登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2025-10-15 11:2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记者 赵青)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行。
  四川此次共有3人荣登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关祖苹、格西王姆、唐术华三位“中国好人”,以平凡日常为纸,以真挚善意为笔,写下了不凡答卷——

  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祖苹被网友亲切称为“土货书记”。他注册“四川关支书”账号,以“西装+军大衣”的反差形象圈粉,把直播间变成“乡村综艺秀”,半年成功带货260万元,2024年底直播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让直播成为村民增收的“新农活”。他还带动川渝90多名村支书开展助农直播1500余场次,助力农产品销售额超4000万元,帮助近百个偏远乡村找到了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在海拔约2600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90后”藏族姑娘格西王姆是63名高龄老人的“大家长”。16年间,她从普通护理员成长为院长,始终把老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带老人们办时装秀、拍抖音、开辟小菜园,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热气腾腾”。曾有企业抛出高薪橄榄枝,她婉言谢绝,只因“离不开这些老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还倡导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事业,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舒心舒适。

  绵阳江油市青莲镇诗仙村村民唐术华是乡亲们眼中的“最美姐姐”,她用28年时光书写了不普通的亲情坚守。1997年丈夫因车祸离世后,唐术华带着未成年的儿子回到娘家,肩负起照顾先天肢体残疾妹妹的重担。妹妹无法说话、翻身,甚至连最简单的吞咽都需要人帮助,唐术华便把生活重心全放在妹妹身上,日复一日精心照料。28年,1万多个日夜,从青丝到白发,唐术华用毫无保留的爱,诠释了“姐姐”二字的重量。
  从乡村田埂到高原养老院,从亲情守护到助农振兴,关祖苹、格西王姆、唐术华三位“中国好人”,都是来自巴山蜀水间的平凡人物。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质朴与善良、坚定与付出,把“好人”的模样刻进了生活的细节里,也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好人”的内涵。
  好人精神在活动现场传递的同时,也通过直播镜头传遍了巴蜀大地。
  帽石村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说起关祖苹带领大家增收的事迹,语气里满是骄傲:“关支书没让我们失望,跟着他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在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纷纷称赞:“格西王姆是我们的亲女儿,也是我们的‘大家长’,她值得这份荣誉!”
  诗仙村的乡亲们提起唐术华,满是敬佩:“她守着妹妹28年,这样的好姐姐,我们打心底佩服!”
  “当我看完此次中国好人颁奖典礼直播,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想着现在有无数双眼睛正关注着这份温暖的事业,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强大的、被见证的力量。”“四川好人”、广元市旺苍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主任胡兴菊感慨道。身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也有着自己的坚守,“在旺苍的山区里,我见过孩子们因为学费有了着落,重新绽放的笑容。我会继续为山里的孩子们和好心人之间搭建一座桥,让远方的善意跨越山海,让孩子们向阳生长。”
  “三位好人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用满心真诚与长久坚守深深影响着身边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二胡妈妈”李月莉正为“李月莉好人工作室”的搬迁事宜忙碌,仍通过手机收看了活动直播。谈及观后感受,李月莉满是触动:“这份向善而行的力量,让我更加笃定要把公益音乐教学一直做下去。”李月莉说,她教给孩子们的,远不止是拉奏二胡的技巧,更是一份让残障、困难孩子发现自我价值、走好未来人生道路的温暖力量。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通过优化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修订先进典型评选发布办法,让榜样发掘更精准、传播更深入;组织先进典型基层巡讲、建设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工作室并加强礼遇帮扶,让榜样故事走进群众心里,也为榜样持续发光提供保障。一系列举措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推动榜样力量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四川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发布厅,查看感人故事。
  这些“中国好人”扎根生活、默默付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好人精神”刻进日常。这份精神力量,如春雨润物般渗透进巴蜀大地的每一处肌理,不仅滋养着这片土地的温度,更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善意,让向善的“新芽”破土而出。越来越多人循着这份温暖加入崇德向善的行列,让巴蜀大地时时处处都充盈着动人的善意与温情。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