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成都市郫都区的志愿者们,如同春天的使者,掀起一股追“锋”热潮,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社区需要的地方留下充满爱与温暖的足迹。
爱心传递 与雷锋精神同行
高店社区
红光街道高店社区发动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网格员、微网格员和热心居民40余人,组成“网格互助帮帮团”志愿者团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让辖区孤寡、残疾、空巢老人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网格互助帮帮团”与社区医生一同上门,为特殊群体开展磨刀服务、血压测量、理发便民服务,并与他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社区医生根据个人情况给予了相应的健康建议,叮嘱老人们要注意身体健康,定期进行检查。
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龙梓社区
犀浦街道龙梓社区组织开展了“春风如约至·雷锋到我家”社区服务进小区活动。
爱心义剪蔡师傅为居民免费理发,大家排起了长龙等待,蔡师傅一边跟居民聊天一边按照他们的要求修剪头发,现场秩序井然。社区合伙人艾菲尔口腔医院的专业医生现场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口腔检测、口腔护理等义诊服务,并为居民讲解口腔知识,让参加活动的居民切实受益。
活动现场的小志愿者们还通过趣味问答、发放宣传单页的方式向居民朋友们宣传文明养犬、禁止高空抛物、安全用电用气、电动车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安全、文明意识,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社区氛围。
缤纷活动 学习雷锋树新风
岷阳社区
郫筒街道岷阳社区开展了第二届院落自治文化交流艺术节暨社区志愿服务周活动。本次活动由志愿者们精心筹备,包括党支部的党员、微网格长、自治小组成员,从策划、组织、人员沟通到现场布置,志愿者们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确保活动能够圆满呈现。
舞台上,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的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社区在院落自治、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的风采和成果,不少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的瞬间。
院落展示区汇聚了辖区30个院落的亮点文化,每一个院落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展板和生动的实物展示,向居民们呈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魅力。
“以前,大家有问题就爱投诉,对政策了解滞后,也不知道社区有什么惠民服务。推行‘微网实格’工作之后,微网格员就是邻里,惠民信息来得快,问题处理得也快。”微网格长李阿姨说,“如今社区一有活动,我们会往单元微信群里发通知,活动的知晓率高了,参加活动的人多了,邻里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了。”
花园场社区
友爱镇花园场社区联合成都工业大学高校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 家家时尚” 亲子志愿活动,辖区15组亲子家庭参加。
活动中,志愿者结合垃圾分类PPT课件,向现场儿童及家长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养成将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垃圾分类趣味问答小游戏,通过有奖竞猜、趣味游戏等形式,使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翰林社区
唐昌镇翰林社区组织十余名社区团员、青年志愿者和微网格长,在刘家巷开展“补种绿植 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植下一片“新绿”,和春天“浇”个朋友。
活动中,大家穿上红马甲,拿起铁锹、锄头、水桶等工具来到公共空地,挥锹挖坑、培实新土、提水浇灌……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个环节衔接有序,一派繁忙景象。经过几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原来荒芜的空地都被栽上了花苗,显现出点点新绿,焕发出勃勃生机。
志愿者们还向居民们发放环保宣传资料,介绍环保知识,倡导大家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呵护环境。
竹林村
唐昌镇竹林村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活动中,两委干部组织志愿者带上扫帚、簸箕、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对道路两旁绿化带、排水沟、卫生死角等地进行全面清理,将路边的枯枝落叶、草坪里的杂草、烟头、白色垃圾、杂物捡拾打扫干净。
志愿者们还来到社区中的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义务打扫卫生。大家分工合作,擦拭家具、擦洗门窗、拖地、整理床铺,并对生活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将老人的家中打扫得焕然一新。志愿者们还与老人们聊天交谈、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叮嘱老人们要注意保护身体,嘱咐老人在用火用电用气时多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