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铭浩,汉族,2012年12月生,目前就读于成都市郫都区清河小学。
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是老师眼中的“全能少年”、同学心中的“榜样标杆”。他秉承“以德立身、以学强基、以体健魄、以美润心”的信念,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体育竞技、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领域屡创佳绩,先后荣获省、市级各类奖状20余张,连续四年获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称号,是新时代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优秀代表。
品学兼优,争做红色基因传承者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他在生活中处处发扬优秀中华传统美德。一次突发高烧,妈妈劝他在家里休息,但他为了不耽误学习,依旧拖着沉重的身体来上学,无论老师怎么劝他回家他都坚持要将课听完再走。不管自己有多忙,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都会及时向雷锋一般伸出援手,扶老奶奶过马路,帮邻居小朋友辅导作业,帮老师管理好班级……伍铭浩始终以红领巾为荣,将“听党话、跟党走”融入日常。他积极参与“红领巾爱学习”主题队课,主动担任学校党史宣讲员,用生动的语言为低年级同学讲述红色故事。2022年,他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被推选为校大队部干部,牵头策划“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活动,带领队员参观郫都区战旗村党史馆,用实际行动践行少先队员的使命担当。
他的优秀表现得到广泛认可:2022—2023学年荣获区教育局“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22—2024年连续获得共青团郫都区委、区教育局联合颁发的“红领巾奖章”二星章、三星章。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深刻理解——在班级中,他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在校外,他长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用点滴行动诠释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担当。
体坛健将,淬炼顽强拼搏精神
赛场是伍铭浩磨砺意志的第二课堂。他坚信“体育强则少年强”,坚持每天晨跑锻炼,风雨无阻。2024年校运动会上,他在男子800米决赛中上演“逆袭”一幕:起跑阶段因碰撞落后,却在最后200米咬牙冲刺,以领先第二名3秒的绝对优势夺冠。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他过硬的体能,更让全校师生记住他永不言弃的身影。
同年,他作为主力队员征战“国际篮联少年3V3挑战赛”成都温江站U12组赛事。面对专业训练对手,他与队友研究战术至深夜,最终以默契配合斩获亚军。教练评价他:“眼里有光、脚下有劲,是用头脑打球的全能型选手。”体育精神已融入他的血液——他常对队友说:“输赢不是终点,拼尽全力就是对梦想最好的致敬。”
艺术少年,用画笔与文字书写情怀
伍铭浩的艺术天赋同样耀眼。2021年,他的水彩画《猫》从数万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金奖。画作以独特的视角捕捉流浪猫的灵动:晨曦中,一只三色猫跃上墙头,尾巴与初升的朝阳形成巧妙构图。评审专家称赞其“用色彩传递生命温度”。这份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流淌在他的文字中。
2023年,他在《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快乐杯”征文大赛中以《外婆的竹编箱》获全国三等奖。文章通过一只老竹箱串联三代人的记忆,质朴的语言让评委感动落泪。2024年,法治征文《心中有法,方能远航》再获市级二等奖。文中,他结合校园霸凌案例,提出“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青春的灯塔”,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思辨力。
全面发展,树新时代少年标杆
作为班长兼大队委员,伍铭浩是师生公认的“多面手”。他制定“学习小组积分制”,带领班级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他主持的“课间十分钟微论坛”成为同学们探讨时事热点、分享读书心得的品牌活动。学习上,他更是佼佼者:课堂笔记被年级传阅,数学思维导图入选校优秀作业展,英语配音作品在校园广播轮播。
优异的综合素质使他成为荣誉“全满贯”获得者:2022—2025年连续四年获评“三好学生”;担任班干部期间,班级量化考核始终位列年级第一,个人连续三年获“优秀班干部”;2024年更以最高票当选“优秀大队干部”。面对赞誉,他始终谦逊:“一朵花装扮不了春天,只有百花齐放才有满园芬芳。”
家校共育,厚植成长沃土
伍铭浩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父母均为社区工作者,从小教导他“做事先做人”。他坚持每周为邻居独居老人送菜,疫情期间用压岁钱购买口罩捐赠社区。在家庭教育与学校培养的双重滋养下,他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班主任这样评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德如松、智如泉、体如豹、美如画、劳如蜂。”
奔跑在操场上的矫健身姿,挥洒在画纸上的斑斓色彩,流淌在文字中的赤子情怀,凝聚在奖章里的责任担当……伍铭浩用奋斗书写着新时代好少年的青春答卷。面对未来,他目光坚定:“我要成为一束光,既照亮自己的梦想,也温暖他人的前行之路。”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少年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