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社区里的热心人丨胡一平:她用心做“小事”,当好“大管家”
2025-09-08 17:0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在成华区龙潭街道向龙社区,69岁的胡一平是邻里口中亲切的“胡嬢”。自2017年社区自治委员会成立,这位热心肠的老人便以副主任的身份,用数年如一日的热忱,在社区的街巷楼栋间架起了一座连通邻里的“连心桥”。
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大管家”,胡一平的日常从上午九点半开始。老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之家的门,总会被她准时推开。“张大爷,今天的象棋杀得过瘾不?”她笑着和熟络的居民打招呼,聊家常。居民们在这里下棋、聊天、带娃,热闹得像个大家庭。待到傍晚五点半,人群带着笑闹声散去,她又拿起扫帚细细清扫,将桌椅一一归位,确保场地整洁有序后才锁门离开。这份无薪的“管家”工作,她一做就是八年,掌心的钥匙磨出了包浆,也磨热了街坊邻里的心。
在社区治理中,胡一平总能把琐碎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指导下,她带着笔记本挨家串门,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建议和期待一一记下,再逐条融入章程与《居民公约》的制定中,让规则里透着“人情味”。她还是社区里最靠谱的“传声筒”:居民有诉求,她认真收集整理后及时反馈给社区;政策要落地,她就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挨户讲解,让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每家每户。信息在她这里畅通流转,社区的和谐稳定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胡一平还是文明风尚的“传播者”。遇着车辆挡了消防通道,她会上前劝说:“师傅,这里挡着救护车通道啦,麻烦挪下。”站在路口劝导时,她举着文明旗,对闯红灯的年轻人说:“等30秒再走,安全比啥都重要”。挨家挨户宣传文明养犬、垃圾分类时,她总是面带微笑,仔细讲解,耐心解答,直到居民完全理解为止。她温柔的劝导像细雨润田,让“文明”二字悄悄钻进每个人心里。
在前不久的社区"牛皮癣"整治行动中,胡一平又主动扛下了重担。每天清晨七点,她准时出现在指定楼栋,24层高的居民楼,她一层一层往上清理。小广告粘得牢,她就用喷壶浸湿后慢慢撕;胶印难祛除,她便用钢丝球配合清洁剂反复擦拭。汗水湿了衣领,手臂也酸得抬不起来,但她没有怨言,第二天依旧精神抖擞地准时出现在下一栋楼前,继续这场与“牛皮癣”的“战斗”。有邻居心疼地劝她歇着,她直起腰笑道:“这牛皮癣就像墙上的‘小补丁’,不刮干净,咱小区多难看呀!”
胡一平常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但把小事做好,聚少成多就是大事。"这个平凡的老人,用多年的时光证明:真正的热心,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日子过成一束光,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