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川西春台会(元通清明春台会)

2021-04-28 15:20:00 来源: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分享到手机

  元通清明春台会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年入选。项目保护单位为崇州市文化馆。
  元通清明春台会是每年清明时节在崇州市元通场文井江畔河坝上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主要由迎神赛会、百姓游乐及备耕物资交流等组成。迎神有城隍出巡、放五猖、捉旱淋、赏孤恤贫等仪式,伴随彩台、花灯等游行。成千上万的百姓届时来观赏文娱、杂技、川剧,走亲会友等。备耕不仅有农具种子花木交流,凡生产生活所需均可在此购置或贩运,尤以土特产品、地方名食为大宗
  春台会源于西汉时成都平原西部春季的游乐和蚕市,宋代扩展到农具百货交流,祭祀活动也从单纯的祭先蚕发展为各地祭祀本地的保护神祇,已具备近代春台会的所有内容。元代一度停办,明代复苏。明末在短暂的休会后,至清初兴盛。元通清明春台会从乾隆时起到2012年已连续举办259届。20世纪50年代初,取消娱神赛会,保留文娱活动和物资交流。
  元通清明春台会是川西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有惩恶扬善、扶持弱小,保护一方平安等社会意义,且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每年会期吸引陕南、陇南、川西、川南各地的商贩、艺人前来贸易、献艺,会期至少三天,有时半月,与会人数有时一日达十万之众。

编辑:严姝玲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